Loading...

海上保釣運動簡介

釣魚台海域是蘇澳及台灣東北部漁民的百年傳統漁場,因黑潮流經此海域,漁產豐富,有鯖魚、旗魚、鯊魚、鬼頭刀等,為高價值魚類聚集地。以蘇澳漁民為例,他們以及他們的父祖輩,世世代代都在釣魚台海域捕魚,辛苦作業之餘,也都常上去釣魚台洗淡水澡、撿鳥蛋、收集釣魚台盛產的中藥材料海芙蓉;釣魚台亦是颱風來時,漁民絕佳的避風港,也是他們推敲漁場、魚群在何方位的重要參考座標。

1970年美國計畫將琉球及釣魚台行政管理權交給日本,引發了台灣群眾的不滿,台灣本地的大學生以及留美學生紛紛發起「保衛釣魚台運動」。1972年,美日簽署「沖繩歸還條約」,日本的保安廳公務船開始驅離或扣押前往釣魚台作業的台灣漁民。多年來用干擾、驅離、取締、扣押、逮捕、罰款等等方式迫使台灣漁民離開台灣百年的傳統漁場,嚴重影響台灣漁民生計。

2012年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購買釣魚台的主張,挑起台、港、中等地的不滿。馬前總統對此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強調以「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的原則來解決東海的領土主權爭端。

台灣漁民群情激憤,促使宜蘭縣釣魚台漁權維護委員會於2012年9月25日啟動護漁行動,展開海上保釣運動。其後日方表達有重啟談判的意願,最後在2013年4月台北賓館召開第17 次漁業會談,並簽署漁業協議,重新畫分台灣漁船可作業區域,台灣漁民的權益才獲得初步保障。

*感謝釣魚台教育協會提供相關資料及文章授權,本文摘錄自理事長陳美霞〈釣魚台誰的?蘇澳漁民的怒吼〉一文,刊載於2020-10-06「聯合新聞網」。

展覽說明

2017年起,「釣魚台教育協會」與宜蘭蘇澳區、頭城區漁會合作,開始漁民的口述歷史計畫,紀錄南方澳漁民在釣魚台附近海域捕魚的奮鬥史,梳理出南方澳與頭城漁民過去的海上生活記憶。

在北美保釣運動五十週年之際,「釣魚台教育協會」提供相關口述訪談資料給清華大學圖書館策展。藉由漁民的視角,讓我們一同了解早期台灣漁民如何在釣魚台附近海域作業,以及1970年代後台灣漁船如何遭到日本保安廳公務船的驅趕,在忍無可忍的狀況下,漁民發起2012年的「為生存,護漁權」的海上保釣行動,使得歷經16次談判失敗的台日漁業協定在隔年終於協商成功,並對漁民生活帶來影響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