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三:男女腦大不同?
您是否聽過由於男性與女性的腦結構不同,而產生的二元對立行為模式的論述?例如:男性的數理能力較好,所以適合當工程師、以解剖結果而言女性的左右腦連接的比較好,所以女性通常較能「全面性思考」,而男性死板固執。但事實上,大腦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器官,以目前對大腦的理解,科學並不完整了解大腦每個區域、每個構造的差異有什麼意義。

進而在解讀數據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實驗過程、數據所代表的意義。以「男人的空間思考能力較強」為例,的確,平均而言男性在心像旋轉實驗中表現較女性佳──但是這樣的說法只對「群體」成立,不能代表個人。而且實驗結果的平均差異很小,男女組的組內差異比組間差異還大。意即,就認知功能來說,任意兩個生理男性之間的差異可能比某位男性和某位女性之間的差距大。但即使性別間產生了差異,我們也必須了解到大腦的可塑性極高,無時無刻都在變動,只要經過訓練,先天差異便會漸漸消失。

我們可以想像大腦是一條「x+y=10」的等式,在x與y不設限為整數的條件之下,解答可以是無限多解。結構以及路徑雖有差異,但卻能得出一樣的結論。因此,雖然我們會經過解剖後發現男性與女性的思考路徑會因為賀爾蒙的關係而有所差異,但這並不能代表能力的優越以及限制。因為無論X或Y的值為多少,無論男女都可以得出答案為「10」的結論。因此,大腦的性別差異不是刻板印象的佐證,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最佳證據!這顯示了我們的大腦不會消除自身的可能性,而是社會框架的刻板印象窄化了我們的想像。

以大腦的解剖結果來說,大腦構造確實可以看出性別之間的差異。所以就此衍伸出一個大哉問:除了生理上的性別差異之外,是什麼樣的因素造就出我們大腦的思想、性別認同、認知?跨性別科學家Karrisa Sanbonmatsu窮極一生都在探索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型塑成現在的她,尤其當他人發現她是跨性別女性時,他們總會拋出一問題「妳怎麼知道妳是女性?」。於是她與其研究團隊使用一百萬台電腦模擬出胚胎細胞在形成新生兒時DNA所做的數千個決策,包含胚胎細胞應為血液細胞/心臟細胞/腦細胞。於是他們發現胎兒在子宮的期間,大腦的性別分化會比生殖器官的性別分化還要晚,這兩個過程可以相互獨立地進行,影響認知、性別認同、性取向,以及精神疾病的風險方面等決定。這些差異在早期發育的過程中就已經被編程到大腦中了!

因此,判定一個人的性別,不能以XX、XY、XXX染色體做為簡單的分化,我們可以想像大腦是一幅繁複的拼布鑲嵌圖,每個人的大腦都由一些顯示女性的拼布和一些代表男性的拼布組合而成。所以性別絕不是一個兩個非黑即白的極端值,而是在光譜上流動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