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腦科學
技術大突進
在做腦科學研究時,看見神經細胞往往是通往大腦的鑰匙,但其實不是想看到就能看到的,因為一顆神經細胞的大小,只有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的頭髮粗,所以能夠觀測微小結構的儀器例如顯微鏡,在腦科學研究時佔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一百多年前的神經科學家卡哈就已經利用了解剖顯微鏡搭配手繪稿,跟我們說明了大腦中藏著各種不同型態的神經元,而他們的功能也在今天一一的被解開。

顯微鏡的種類繁多,但目的都是為了觀察微小的結構,而因為螢光蛋白的發現,以及基因轉殖技術的發明,讓科學家能夠任意的標定特定想看到的特定種類的神經細胞,使得得能夠利用雷射激發螢光分子,進而擷取螢光影像的光學顯微鏡漸漸的變成主流。

另一個解析度遠高於光學顯微鏡的工具是電子顯微鏡。然而,電子顯微鏡雖可以看到奈米等級的的畫面,但由於一次只能看樣品中很小的範圍,並且仰賴金屬染色,研究人員不一定可以明確看到自己想觀測的區域;但若是回歸使用光學顯微鏡,即便是多彩色的,解析度卻不足。人類的大腦有上千億顆神經細胞,若要觀測其中特定細胞的型態,其困難程度就像是將大腦比喻為亞馬遜森林,我們該如何鎖定其中一顆小草呢?

於是學者找到不同方向完成研究,一種是在光學顯微鏡上做解析度的突破,使得光學顯微鏡能取得奈米等級的影像,這樣的技術也讓三位科學家在2014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殊榮。而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突破性發明,則在2015年誕生:擴展顯微鏡(Expansion microscopy)。擴展顯微鏡的想法來源非常的有趣,是來自於小嬰兒都需要的紙尿褲。尿褲中的高分子在吸水之後會膨脹開來並且定型,這讓麻省理工學院的Ed Bodyden教授團隊發想出,若是把大腦本身也照這樣放大,不就能輕易地拿到超解析的圖像了?這個技術一開始還令神經科學家都無法相信他的可靠度,畢竟一台超解析顯微鏡動輒千萬,很難想像只要一個簡單的化學技術就可以完全取代原本的發明。然而好的技術就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在2021年的今天,全世界已經有數百到數千個實驗室利用這樣的方法,看到過去無法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結構,甚至能夠結合結構性的定序技術,了解細胞轉錄或轉譯的調節機制。

這樣的腦科學研究技術發展脈絡也讓我們很清楚的了解,腦科學研究絕對不是一條單純的道路,生物、化學、電機、資工、物理等等的領域,都可能是在腦科學研究上造就重大貢獻的背景,以理解大腦為目標,不再有科別之分,是目前要踏入腦科學研究要做好的心理準備,也因為這樣,理解大腦的大門,隨時都為所有人而敞開!
文/朱麗安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