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國憂民一俠者:唐文標先生捐贈文物展暨座談會,時間:2010年1月8日至3月31日,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分館複合閱覽室

現實關懷者:尋找理想國的唐文標

主體性論述與學派的建立(陳曉林老師座談內容擷取)

在我們紀念唐文標的時候,我個人一方面對他在那樣的紛亂中去尋求一種論述,指向於心靈的烏托邦、心靈理想國,我非常地佩服。我更佩服的是,他用一個平等關懷的心來對待所有周遭的人,對待這個社會,對待兩岸,對待整個華人社會。從美國到港澳、到台灣、到兩岸,都是他所關心的對象,是他想像中應該建立理想國的地域所在。這是在我跟他經常聊天的,真正深刻感受到的。

另一個感受是,唐文標非常強調人的尊嚴。人要有人格的尊嚴,要有學問的尊嚴,也有民族的尊嚴、歷史的尊嚴,所以他在文學藝術評論之外,有個非常重要的想像:希望建立一個以華人社會民主實踐為主體的一個學派。那個時候我們經常提到法蘭克福學派、芝加哥學派、哈佛學派…各種的人文學派,因為人文社會科學在三十年前算是熱門的議題,可是唐文標覺得,當時台灣只是引進歐美思潮、名詞,沒有自己立足於華人世界、華人歷史遭遇的人文實踐,它中間的挫折與反思、超越與克服,他認為這方面應該要有自己的論述,有自己的學派。當時他非常冀望能建置這學派的兩位朋友,今天都在這裡,一個是南方朔,一個是陳忠信。他經常談到台北可以有台北學派,可以用學術的概念與人文的關懷、民族的尊嚴,把純粹泛西洋影響的人文社會科學論述做一個平衡,或是至少有自己的聲音。這是唐文標主要的命題,譬如檢討現代詩開始,強調「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人」強調我們的時代、在哪個地方、到底我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