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圖書館實習心得
NTHU Library Practical Training Reflection
香港大學 周悅雅、樓宇源
Yue-ya Zhou、Yu-yuan Lou
非常有幸,作為港大圖資專業的研究生,我們能在清大圖書館實習一個多月,這段時間我們所獲得的比原先想像的要豐富的多。週一至週四在清大圖書館內的各個組別實習,週五參觀外校圖書館,週末則是自主的遊玩時間,每天都過得充實精彩。給我們留下印象深刻的事情實在很多,我們就略說一二。
清大圖書館
典閱組
我們在典閱組的實習時間可謂是最長的,實作的主要內容便是櫃臺服務。由於正值暑假,一樓櫃臺除了辦理借還書業務,還須回答迷茫讀者的詢問,尋找失物的群眾也有不少。樓層往上來到三樓,主要處理視聽資料與空間的借還,在熟練使用Aleph系統和空間借閱系統後,大部分時間是較能技巧嫻熟地服務讀者,我們更認知到DVD公播版版權與借閱的相關知識。整體來說,一開始不熟悉系統,看見讀者在排隊時總想著趕快做好手邊借還工作,可是往往越心急越容易出錯。後來漸漸熟練了,不慌亂了反而效率更高。我們也發現,在櫃臺服務面對的是不同的讀者群,湧現的問題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這就有賴我們的隨機應變。溝通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慢慢凸顯出來,有時候讀者因為對相關規定不了解,所以會有借不了書的情況。我看到館員們都和顏悅色地解說,讀者們大抵上都能比較理解。總體而言,在櫃臺實習提供給讀者完善的服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另外,讓人振奮的是,我們還學會了縮微機的使用,將縮微膠捲裝好,轉動捲軸,聽到膠捲平滑滾動的聲音,能夠自如放大縮小和旋轉那一刻,突然覺得,這個龐然大物,使用起來也能得心應手。
讀者服務組
在讀服組,我們學習的時間遠多於實作的時間。在櫃臺觀摩讀服組如何為讀者解疑,如何在Facebook上與讀者互動,學習了解以往的活動策畫,以及館際合作服務等。這裡是匯聚提供參考服務的地方,也是搭建圖書館與讀者平臺的場所。看到圖書館歷來舉辦的各式各樣的活動海報,覺得圖書館非常用心地在佈展與策劃活動。正值圖書館舉辦活動並展出與植物有關的書籍,我們也協助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根據參展的書單找書,然後貼上展覽辨識的標籤等。通過這些經驗學習,我們發現了每項工作著實都是由無數小事組成的,事情雖然微小,卻也不能馬虎。
資訊系統組
資訊系統組的工作內容專業化程度比較高,我們也多是觀摩和學習。參觀了機房設備,了解後臺的一些系統管理,網絡與設備管理還有網頁設計和館藏小創意等,讓我知道圖書館的基本系統運作需要強大的後臺支持。實作部分是進行機構典藏的數位化,如:把學者及其論文信息根據需要建立相應的metadata,在excel表格中呈現出來等。因為之前有過相關的先備知識,所以能輕鬆上手。
採編組
我們覺得採編組的工作都是很有節奏與順序的。組長和組員們都非常耐心地講解館藏從採購到編目的全部流程和一些注意事項,接著就實際上機操作。採購流程我們大致領會,如:怎麼選擇購買的圖書?可從讀者推薦、系所推薦以及圖委推薦中產生書單,還有根據價錢決定是公開招標還是館員自己購買。採購是一件週期較長的活動,並沒有想像中簡單,其中涉及內部外部眾多的部門和人員。圖書館還須在有限的成本預算下做通盤考慮,並且要與讀者做好溝通協調,實屬不易。我們也學習了期刊的採編流程,包括如何check期刊和訂單信息,安全驗收等。當然還少不了媒體編目、西文編目和中文編目的實作。西文編目採用美國國會分類法,而中文編目採用的是中國圖書分類法。但是編目時的基本思路的都是一致的,就是先使用已有資源獲取相應的MARC的metadata,然後結合實際和本館自己的要求,最終製作出call number。一直覺得編目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真正接觸學習了,便發現利用好資源,並且按照步驟認真執行還是可以達成的,當我們親自為一本書給出類號並且貼好標籤的時候,心裡滿是成就感。我們都覺得編目工作一定不能急躁,要認真仔細才能看出成績。
特藏組
特藏組在清大圖書館是一個比較年輕的組別,經過介紹,我們得知這裡管理的館藏大抵分為主題館藏、校史館藏和捐贈珍品。主題館藏是為一些名人手稿;校史館藏則為與清大歷史有關的資料、手稿等;至於捐贈的珍品種類就比較繁多了,舉凡書畫作品、青銅器甚至還有符籙。我們非常有幸觀摩到其中的一部分,不僅開展視界也飽覽眼福。我們學習了解了冷凍除蟲的技術以及操作流程,感覺相當專業!還有了解了圖書館內的校史展示區的佈置和背後的小故事,不免感歎不已,外觀看來精美的展示區背後凝結著許多的智慧。到了整理手稿的實作環節,雅雯姐非常耐心細緻地給我們普及了背景知識,如:1970年代保釣時期的雜誌報紙是如何產生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一時期的雜誌報紙的標題提煉出來。除此之外,我們也閱讀了部分梅校長秘書趙賡颺先生的書信手稿,並將內容概括出來。看著黃舊的紙張,遙想著幾十年前,他們奮筆疾書的場景,不免心生感慨。我們所做的工作,其實只是館藏數位化大工程的一小部分而已。當我們戴起手套,拿出手稿,仔細辨認筆跡的時候,一邊覺得自己的模樣像是半個專家,一邊也因為能貢獻出自己小小一份力量而興奮不已。
綜合館務組
觀摩學習之後,我們了解到綜館組扮演著秘書與管家的角色,擔任著其他組別無法勝任的職務。主要觀摩了開館業務和閉館業務,乍聽好像極其日常的事情,實際體驗後,察覺之中的細節也是相當繁複。如:早上收到報紙便要按照順序夾報,每一樓層的垃圾也要清理;晚上定時播放音樂,閉館時要關閉各樓層的燈光。工作本身雖不艱難,但整個流程實行下來也需時完成,開館須很早到,閉館則是最晚才能離館,相當辛苦。我們覺得日復一日能把簡單的工作做好即是不平凡。
人社分館
人社分館的周邊環境很幽靜,身在複合閱覽室內就能望見窗外一片青蔥。與總圖一樣,分館也有相應的各個部門。在分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修補書籍的學習和實作了。看到眾多專業工具,如:無酸透明膠帶、黏性膠帶、熱燙斗和瑪瑙刀,還有線裝書需要的錐子、針和線等,我們發覺到「術業有專攻」的典範即在此。在劉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二人成功修補好了一個封面和內頁,然後各自縫好了一本線裝書!實在太有成就感!
外館參訪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臺大圖書館給我們一種歷史沉澱感,建築相當開闊大氣。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們的特色館藏、有趣的推廣活動還有別具一格的臺大人文庫。特色館藏有許多是日治時期的文物,其中田中的植物繪本有著極致優美的線條和色彩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另外引起我們興趣的是,導覽所提到的圖書館給新生舉辦認識圖書館活動,通過設計遊戲關卡的形式,吸引大學新生積極參與。我們聽到這個創意都覺得非常讚,學生們在參加有趣的活動的同時加深了對圖書館的認識,且了解也學習了一些基本的檢索知識。臺大人文庫應該念成臺大人/文庫,並不是臺大/人文庫。這是導覽姐姐特別強調的,這個小書屋呈現的都是臺大教師、學生、校友的作品。由於小書屋實在太美太精緻,我們都以為進入了電影場景,非常復古!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
我們參觀了成大的兩個圖書館,一個是總圖書館,另一個是醫學圖書館。猶記得醫學圖書館別緻的一隅,幾張桌子,舒服的沙發,矮矮的書架勾勒出溫馨畫面,正適合靜靜讀書之人。總圖書館處處彰顯著與城市相匹配的古蹟風格,休息區那抬頭可望的紅磚城牆便是典型的例子。其中最特別的,當屬自習室裡的女性專屬座位。這些座位都靠近出口,在櫃臺館員的視線之內,這些座位減少了女性受侵擾的機率。這個設計實在是非常貼心!

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
走過清交小徑便踏入交大校園,儘管交大離清大非常近,交大圖書館的風格與清大可謂迥然不同。值得稱道的是交大圖書館每層都有個主題風格不同的休憩空間,比如有一層的亭臺樓閣式樣的中國風空間就非常有意思。此外交大圖書館的校史展示部分內容很豐富,曲折的迴廊展示了交大的歷史,讓人仿佛置身於時空隧道中。另外交大圖書館比較與眾不同的一點是設立一個「大本書庫」,用來存放尺寸大於常規的書籍,我們進去參觀了,也確實被特大號的書震驚了。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國資圖有著現代之風,每個樓層都有不同的主題色,我們也領略了它的高科技和智能。和清大圖書館一樣導入RFID應用技術、自動還書箱和一些互動設備。因為面對的是公眾讀者,所以圖書館提供的服務也就更加多元化。當我們看到兒童中心的還書機器人,樂齡學習區能把字放大看書的擴視機,給視障人群提供的盲文書籍,開放給大眾使用的錄音棚、攝影棚時,真心覺得其思慮周全的服務非常值得讚揚。

現在回想起那段實習的日子,仿佛一切都還只是發生在昨天。我們每天揉著惺忪的睡眼趕去「圖書館」上班;每天都接受著新鮮的知識,每天都更了解圖書館一點,充實而快樂;每天都在計劃著本週週末的遊玩路線,完成一次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太多關於臺灣的美好記憶,以至於離開後再回憶起那裡的人和事,都會覺得格外美好。
這次的實習真的讓我們受益匪淺,儘管我們在書本上學了很多關於圖書館的知識,但真正走進圖書館,才發現要學的遠不止書上說的那些。但也很慶幸這次能有這樣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比較,去思考港大圖書館,內地高校圖書館和清大圖書館之間的區別與聯繫,同時,清大的各位館員敬業的精神,合作的態度也讓我們萌發了想成為圖書館大家族中一員的想法。再加上經過這段時間學習和實踐,我們也發現了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與圖書館相關的方向,所以未來的打算也是在這方面多多了解與力行。除了對自己的未來職涯發展方向有了一個大概的規畫之外,我們也對清大圖書館的特色之處(或者說是優秀的方面)做了總結。(如圖)

當然,我們在臺灣不僅學到了很多,也玩樂了許多,儘管烈日當頭,我們熱情不減!雖然談不上深度旅遊,但也算是走訪過半個臺灣。去過內灣、看到薰衣草森林、去到臺北走了一遍遊客路線、在氣爆後的非常時期勇往前進高雄、吃到了臺南各種特色小吃、也去宜蘭泡了溫泉。很慶幸地,在清大結識了多位善良友好的「大朋友」,感謝大家對我們這一路旅途的幫助和各種出謀劃策,總之,這趟臺灣行旅,真是不虛此行!如果有機會,還想再去一次臺灣,再去清大看看大家,再去東部走一遭!(PS:我們一定要先學會騎機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