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竿學習之旅—大同大學未來產房與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參訪紀要
Report of Visit to Future Ward@Tatung University and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for Benmarking Learning
綜合館務組 周澍來
Shul-lai Chou
參訪日期:2014年11月21日
前言
自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落成啟用以來,圖書館積極規劃建置Learning Commons,並尋求與校內相關業務單位與資源之合作,以發揮整體效益。因此103年底,由林福仁館長帶領圖書館同仁與校內合作單位——秘書處、財務規劃室、產學合作營運中心、清華學院等一行33人,參訪大同大學未來產房(FutureWard)以及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透過實地參訪及經驗分享座談,構思未來Learning Commons的新方向。本次參訪與請益學習重點為:
- 創新、創意、創造的培育
- 共用辦公(創意激盪與意見交流空間規劃)
- 自造(Maker)與體驗之規劃
- 創意行銷與推廣之規劃
- 產值回饋與利用之規劃
參訪紀要
一、大同大學未來產房(Future Ward)
(一)未來產房簡介
未來產房(Future Ward)為全臺灣最具規模的自造者空間(Maker space)+共用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座落於臺北市綠樹成蔭的大同大學校園內,擁有超過300坪使用空間,提供專業的自造設備及工具給一般大眾自行操作使用。如同上健身房般,加入會員並繳交每月少許的會員費,就可以接觸使用超過百萬元以上的各種類型的設備,如金工、木工、紡織、電子及數位製造機具。

未來產房提供各種專業的工藝教練,並開課教導設備使用方式,讓想要學習技能的一般人,或者受制於沒有空間及設備的業餘與專業的工程師、自造者、藝術家、發明家、木作、金工、及各種工藝技術者等皆可前來使用。
未來產房企圖成為全臺灣甚至是亞洲首屈一指的自造者空間,提供空間及設備給會員使用,降低創業門檻,並激發和培育臺灣具有創業思維的自造者(Maker)社群,此社群彼此之間互動良好,鼓勵創意與合作,能協助其成員運用新的群眾募資平台,如美國Kickstarter、臺灣Flying V等,讓成員的夢想成真,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二)未空間規劃與利用
未來產房空間規劃主要有三大空間區塊:
-
自造者空間(Maker Space)
自造者空間是以工具資源分享為核心的社群,結合各種領域的製造加工設備、社群經營及工藝教育等活動。設置包括木工房、金工區、電工場、電子實驗室-3D數位列印、戶外創意市集等空間,會員們可以在不同空間設計、打造原型並快速測試修正,或者與其他會員一起分享、討論,完成個別獨立工作者無法獨力完成的事情。
自造者空間提供的設備、工具相當多元,包括3D印表機、桌上型CNC(自動化程控車床)、雷射切割儀、真空烤箱、帶鋸機、摺板機、砂輪機、刀具磨床、線鋸機、拋光機、砂磨機、噴漆機、噴砂機、拉坯機、電窯焊錫機等各類設備。透過會員制,憑會員費即可租用設備展現創意,無須付出購置高額設備費用。同時依照會員需求,評估是否增加設備,也強調親子共創團體,因此亦有「歡樂廠房」、「自造者樂園」、「手癢自造者樂園」之稱。 未來,自造者空間希望不僅只是製作,也將舉辦創意市集,提供作品交流,甚至邀請具優秀手藝的傳統工藝匠師進行現場教學與成果展示,連結製造者與客戶之間的對話,增加彼此的了解。
-
共用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
共用辦公空間為近年來在歐美國家相當受到新一代創新工作者喜愛的概念,臺灣也正趕上這股風潮,未來產房的共用辦公空間各具特色及性格,因此吸引許多有創意、傑出的人才與團隊進駐。共用辦公空間約有45坪,有辦公室、2間會議室、舉辦活動與講座、工作坊的空間,未來將建置實驗廚房和圖書區在內的大型休息區。此空間同樣採會員制,可日租、月租甚至年租,讓會員可以在此開放、無界限的環境,隨時隨地進行討論、激盪無窮盡的創意!
-
公共交誼空間與教室(Social Space)
這兩個空間各自獨立卻又互相關連,是以Social Space概念串連整個未來產房的空間,緊鄰入口處的咖啡吧台、簡報舞台區、休息區等,有桌椅、咖啡、輕食,搭配挑高天花板、明亮照明,營造最棒的學習與創意交流環境。在此,每個人可以任意發想、討論、製造、發表成果,創意往往就在無意間誕生。
(三)創新、創意與創造
- 從空無一物到充滿創意
未來產房前身本是工業設計學系實習工廠,透過BOT模式進行空間大改造,一開始,未來產房招募40位各領域專家,包括設計師、遊戲開發者、工程師、公務員……等共同參與空間設計,家具裝潢全部自己動手完成,從最初100多個概念選出20個進行實作,將原本雜亂、使用效益不高的實習工廠,變身成寬敞、明亮、活潑、具有高度參與率的實作空間。
- 創新觀念——人人都是職人
在未來產房,任何人無論是否擁有相關專業領域背景,只要加入會員,接受過基本安全操作課程,就可使用各式各樣多元化的設備機具,一圓職人夢想;非會員亦可參與,可以單次計費或以工換時,提供自身專業知識講授換取使用空間的權利。
- 創造學習、合作、創意和互助的社群
未來產房以提供多元功能空間,來滿足每個人的多元需求,營造Socail Space環境作為教學、活動與交誼場所,緊密結合Maker Space和Coworking Space,讓人感覺在這個空間裡,任何想法都可能被分享、被欣賞、被實現,幫助民眾實現心裡醞釀已久的夢想,成為自造者、藝術家、工匠及夢想家心中的理想場域。
二、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一)基本資料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於1971年成立,致力於提供社會人士所需要的學位與非關學位的多元終身學習機會,連續十年獲得教育部大學評鑑中「推廣服務」項目績優學校,為台灣地區規模最大的終身學習機構。
推廣教育部採企業化方式經營,市場導向及成本效益均為重要的績效指標,為創造愉悅的學習空間環境,引進最先進的校園設計觀念與應用科技,整合視訊與電腦網路,建構出「智慧型教學大樓」。利用大樓改建植入校園空間規劃的新觀念與作法,分別在2001年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紐約分會的年度建築設計獎、2003年與2005年獲得臺北市都市空間改造金獎,得到國內外建築界之肯定。
此外,為服務更多民眾的學習需求,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設立七處學習中心,打破時空的學習限制,建立數位學習網,搭建起串連實體與線上的教學網路,發展符合國際趨勢的多元化課程、先進的學習科技,提供學習者豐富、便利的進修服務,鼓勵終身學習成為社會發展與人文藝術的泉源。
(二)空間介紹
- 1F大廳
- 服務櫃臺:設置取號機,依序提供服務,讓現場的秩序更為順暢;並仿機場於入口明顯處設置資訊看板,提供即時上課時間與教室資訊等,減輕簡易諮詢負擔。
- 休閒討論區:桌椅設計可當一般休閒椅,也可翻起成為桌子。
- 藝文展覽空間:除可供學員作品展出外,也能出租給外界人士使用。
- 教室群
- 多媒體教室:依不同功能需求配置電腦設備與軟體,各教室均有專機可使用,提高使用效能。
- 數位化教室:電腦桌採六角形設計,將有限空間做最大的應用。
- 舞蹈教室:兼具舞蹈、戲劇表演、演講等多功能用途。
- 數位學習空間
- 專業攝影棚—B4數位學習中心自助攝影棚:提供視訊會議、上台簡報演練、面試模擬、演講口試練習、節目錄製等服務。
- 專業攝影棚—6F數位攝影棚:配備高科技數位設備,可一人獨立作業完成產出。
- 數位動畫學習空間:隨時更新相關動畫軟體,讓學習者接觸新資訊,與企業接軌。
- 數位音樂科技學習空間:打造一個音樂環境,讓更多對音樂有愛好的人,可以自由創作歌曲。
- 數位學習中心(圖書館)
- 包括教學研究室、電腦網路區、角落劇院、圖書閱覽廳、討論小間等不同的機能空間。
- 部分空間以可活動式隔間,依教學與人數需求彈性調整。
- 閱覽區內規劃輕食區—After Café,開放學員經營,每年評選出的最佳提案,可獲得經營權一年。
- 行動辦公室
- 企劃人員不需要固定的位置,以數位管理建置行動辦公室,例如選位、信件通知、社交活動(戳戳樂、壽星圖示、即時留言等)。
- 辦公室空間彈性運用,員工自由選位,靠卡登錄即可使用辦公桌椅及桌邊櫃。
- B1國際會議廳、表演廳、10F會議室。
- 國際會議廳圓弧造型,所有座位皆能達到最佳視野。
- 國際會議廳、表演廳與10F會議室視訊共構,可同步視訊,解決座位不足問題,並可同時提供三國語言即時翻譯。
(三)創新、創意與創造
- 創新思維
- E化校園科技:引進最先進的校園設計觀念與應用科技,整合視訊與電腦網路,建構「智慧型教學大樓」。
- 櫃臺人員也是教育顧問:需充分了解每項課程內容,推薦給學員,並肩負開發潛在顧客任務。
- 貼心服務處處可見:如輕便雙向螢幕、QR CODE指引、簡易使用無線上網服務、電子塗鴉牆等。
- 重視對外籍讀者的服務:學伴服務、免費語言課後輔導。
- 人員創新訓練:五星級飯店櫃臺訓練模式。
- 強力後勤支援:辦公場域彈性使用,有效利用空間,建立強力後勤支援組織運作。
- 營運方針及取捨原則明確:以客戶需求為第一考量,換新代替維修(原機異地維修)。
- 多元且即時管控系統:整合預約空間、服務呼叫、安全監看、差勤管理等系統,並運用成本控管分析課程規劃方向。
- 注重市場調查:課程規劃注重對趨勢的觀察與市場調查,推出符合市場需求。
- 創意作法
- 空間設計別具巧思,朝空間最佳利用。
- 因應課程多元,規劃複合型教室及空間,滿足多功能需求。
- 採納學生創意點子,設置誠實餐車,盈餘捐給慈善機構。
- 善用電子推播提供足量訊息,吸引讀者點閱,並減少回覆制式問題成本。
- 指引清楚完備,減少讀者使用障礙。
- 隨處展示重要服務及活動照片,兼具紀念、宣傳及推廣效果。
- 創造價值
- 多方取經、整合實務運作:諮詢櫃臺整體設計、課程公佈欄、顧問形象塑造等均取自各服務業優點。
- 塑造課程開發的火車頭形象,以全方位服務贏得顧客忠誠。
- 重視第一線的服務,身兼多種身分,可回答各式問題。
- B1餐飲吧台提供學生創業機會,也讓吧台經營多元、品質提升,締造雙贏價值。
- 自行研發與維護系統,滿足單位需求,並可外銷開拓財源。
圖書館實踐
期許借鏡大同大學未來產房(FutureWard)與文化大學推廣部空間利用與成功經驗,打造屬於清華大學旺宏館的多元學習新樣貌。
一、借鏡未來產房,圖書館作為一個開放學習平台可行性
- Future Ward標榜是製造者(Makers)、藝術家、工匠以及夢想家的理想實作空間。對於圖書館而言,我們可以思考的是,圖書館是否能夠提供一個平台,讓校內教職員工生有機會交流自己的夢想、計畫。
- 圖書館內的學習共享區、討論室及逗留點等,未來可由讀者提案,徵求想共同交流合作之人員,館方則是提供場域或支援相關設備。
- 由圖書館提案,或舉辦WorkShop吸引產學交流。
二、推廣教育部翻轉既有的圖書館觀念
- 圖書館內可以飲食嗎?
- 經實際統計,每年因飲食造成的損壞率不高。
- 只要不影響他人,圖書館為什麼不能開放飲食?
- 就算灑了咖啡,鍵盤一個值多少錢?
- 食物為最大商機:B4餐飲區開放學員經營
- 每年評選出的最佳提案,可獲得經營權一年
- 輔導學員設立公司,取得經營執照
- 方便學員不需出館外,就能填飽肚子
- 除特定食物外(牛肉麵、臭豆腐),其他均可攜帶入館。
- 圖書館內可飲食,為突破性創意,圖書館不妨考慮在逗留點試行。或是僅開放部份食物。
- 善用空間,將樓層空間運用得淋漓盡致,但若待久,對於使用者有壓迫感,因為太擁擠,會讓人有喘不過氣的感覺。
- 整體環境、空間設備等,皆保持的很新、很乾淨。是否為使用者付費的因素,讓環境整潔與設備維護等支出有穩定的經費來源可支付。
- 投資充分的IT人力,最能掌握自身需求,以開發各項系統與資源。
- 先考慮「妥善率」,並搭配高效能之CPF服務,可有效降低使用者的抱怨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