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校史演講-從清華學堂到國立清華大學
2014 University History Speech: From "Tsing Hua Imperial College" to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特藏組 洪素萱
Shu-hsuan Hung

圖片1:陳力俊前校長主講「從清華學堂到國立清華大學」。
由庚子賠款而來的清華基金與兩岸清華的創立有極深的淵源,然而此筆基金的運用歷經波折,其中艱辛也反映了清華建校的曲折與不易。為讓更多清華人了解清華事,並配合2014校史特展〈卓越的開端─七學院與共教會的創始〉的展出,圖書館特舉辦校史演講活動,2014年11月3日邀請陳力俊前校長於清沙龍主講「從清華學堂到國立清華大學」,娓娓道來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陳前校長除致力於材料專業領域的研究,也雅愛文史,在擔任校長期間,適逢百歲校慶,推出一系列校慶叢書的經驗,使其對清華的歷史發展尤為關注,因而持續查考相關資料,開闢部落格「清華一百問」(http://lihjchen1002.blogspot.tw/)勤力筆耕,與許多關心清華事的讀者互動,本次演講即結集了陳前校長平日鑽研的心得成果,從北京清華的緣起話說從頭。
廣為人知的是,清華基金緣於美國歸還溢收的庚子賠款,駐美大使梁誠在得知原本美國計畫要求的賠款,與最後訂定條款時獲得的巨額款項中間,存在極大落差後,遂與美國外交界人士、教育家及傳教士聯袂呼籲、奔走,方開啟還款契機,專款專用於中國留美學生的教育經費。
中國長期處於列強割據的積弱處境中,庚子賠款的歸還是難得的外交勝利,陳前校長揭露幕後功臣,出人意料地也包含了慈禧太后。這位在政壇上極受爭議的女性,卻在此事上發揮了柔性外交的作用,熱情款待來華訪問的美國老羅斯福總統愛女愛麗思羅斯福(Alice Roosevelt),也與老羅斯福總統友好,對促成還款一事應起了一定的影響力。
然而由退還庚款所成立的基金,即使美國已明訂限用於培育人才,但龐大的金額仍頻受覬覦,先是時任北洋直隸大臣的袁世凱企圖挪用以興辦路礦,爾後政權更迭,基金的保管也歷經多人之手,主要負責的機構雖為外交部,卻屢遭不當取用,損失連連。直至國民政府時期,擔任戰地政務委員並代表大學院兼管教育處的羅家倫,因緣際會調閱到相關檔案,赫然發現諸多帳目不清的弊端。在他的努力下,終於將清華基金的管理獨立,脫離保管委員與清華大學校長共管的舊習,而交由中美人士共同組成且有良好信譽的「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簡稱「中基會」)代管。於是清華基金自1929年起由該會永久保管運用,除該會酌收管理費之外,每年收入均交付國立清華大學運用。
除暢談清華基金與清華建校的淵源,陳前校長也透過豐富的剪報、影片、文獻圖片等資料,細數北京清華、西南聯大建校的艱辛,及有趣的歷史典故,例如清華園的「清華」二字由來,除較為人所知的「水木清華」一說外,據陳前校長查考心得,更可能是來自唐太宗李世民在《大唐三藏聖教序》所言:「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之句,可與咸豐皇帝分賜「朗潤園」及「清華園」匾給親王的歷史互相印證;此外,包含清華最早建設的一門一樓為何、哪個科系才是清華第一大系、國學院與四大導師的貢獻、為什麼清華在現代中國新詩發展中有不可磨滅的地位、兩位傑出校友梅貽琦及胡適對清華教育關鍵性的影響……等問題,盡在兩個小時的演講中,一一解答。
其間並安排有獎徵答、Q&A交流時間,透過輕鬆的互動,也引起與會聽眾的迴響,紛紛分享在清華的回憶,在會後與主講人持續討論。陳前校長透露藉由本次演講的回顧和整理,將繼續延伸部落格「清華一百問」的議題,希望能更豐富清華的史料,充實清華歷史的研究,大家相約來年能接續此一主題,繼續細數關於新竹清華的點點滴滴。

圖片2:林福仁館長(右)致贈圖書館藏書票予主講人留念。

圖片3:演講活動後主講人與部分現場來賓、工作人員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