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征途‧關於學生方程式
夢想的種子
賽車工廠所堅持與追求的,是不斷創新與精進的精神。
A Wish is a Seed
A Wish is a Seed

「清大賽車工廠」於2015年由一群熱愛賽車及工程的清華學生創立。網羅清華校內各系所來自不同領域熱愛賽車及喜愛工程技術的學生發揮巧思,將工程學以致用,不斷研發精進技術,更考驗團隊商業行銷、專案合作與知識傳承的多元能力,是全方位的學習與磨練。

團隊於創立隔年即迎來了第一代汽油車,在2016年首次參加日本舉行的學生方程式賽車競賽。就這樣從零開始,自行設計及研發學生方程式賽車,秉持自我超越的精神,歷年來創下許多輝煌成果,研發出台灣第一台電動賽車、第一台四輪驅動賽車、第一台無人賽車;「清大賽車工廠」在立下眾多里程碑的同時,也不曾停下追求卓越的腳步。 「清大賽車工廠」可說是清大跨領域多元學習最好的體現。

什麼是學生方程式? 
「不只是競速,學生方程式更是一場工程設計的較量
2023年德國賽(FSG)電車組分數圓餅圖
不論你是否喜愛賽車運動,相信多數人一定都聽過「一級賽車F1」這個賽車運動的最高殿堂。但你是否知曉「學生方程式」?這是個專屬於學生競賽,旨在讓世界各地的學生展示他們在工程、設計和商業管理方面的才華。
美國自動車工程師協會(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簡稱SAE) 在1981年開始舉辦專為學生設計的「國際學生方程式賽車大賽」(簡稱Formula SAE、FSAE)。期望能藉由FSAE的競賽來培訓、激發學生成為未來的汽車工程師,比賽的核心理念著重在讓學生團隊獨立組隊去研發,激發創意與潛能
學生方程式的項目繁多,參賽隊伍需在指定的賽事規則內打造一台賽車,車輛性能、營銷成本、安全性以及團隊表現都要列入評比。以德國賽事為例,主要分為「動態項目」與「靜態項目」兩種類型。比賽的項目不僅只是評估學生團隊能否打造一台極速賽車,更考驗著在「工程設計」中的見解與巧思,其中包含模擬成本控制、行銷產品、以及技術經驗傳承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TH06進行淋雨測試,攝於德國賽(2022年)「淋雨測試」須將輪胎卸下,對著四顆馬達噴水120秒,靜置120秒,確認馬達正常運作無漏電。
學生團隊自行打造賽車的可能性
賽車工廠是清華大學跨領域多元學習最好的體現…
清大賽車工廠」是目前台灣投入學生方程式的學生車隊之一。雖說目前團隊主要由校內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學生組成,但也結合了工學院、電機資訊學院、科技管理學院、理學院、教育學院等各院系所的學生,來自各領域的清華學子們齊聚一堂、發揮所長。  團隊成員不只需要將課堂所學加深加廣,更需要借助產業界在製造車輛零部件的技術,從材料的選用、加工手法到設計思路每一步都是經驗的累積。此外,從技術研發製作、車隊營運、模擬經營公司,所涉及的部分相當廣泛,包含預算評估、市場規劃…等等,考驗的不只是學生製造方程式賽車的能力,更需要內部有效的溝通與協調。 清大賽車工廠不只僅限於課堂上獲取的知識和理論,更結合實作經驗,讓團隊成員接觸到跨領域的技術。萬事起頭難,誰說學生不可能打造一台方程式賽車呢?清大賽車工廠-做到了
與產業界共創價值
來自業界的技術、材料與經費支持…
學生方程式賽車所需要投入的不僅僅是努力,更需要許多資源作為堅強的後盾;如何學習各種不同的技術,並找尋學習與合作的機會,這對團隊而言亦是重要的一門課題。
清華校內「科儀中心」擁有焊接設備,車架組成員會前往學習焊接技巧,並自發性的考取「丙級一般手工電銲技術士」證照;各組隊員會分別至相關領域的公司行號進行學習,例如:焊接車架、使用鋁蜂巢、電池芯的打線;在車體外觀上,也有產業界進行技術指導,讓學生團隊成員能為親自打造的賽車,披上光彩奪目的戰衣,進而在賽道上全速奔馳。
清大賽車工廠以「自製率」作為目標,希望打造MIT的車輛。 產業界與畢業學長姐對車隊材料、營運經費、海運資金、技術指導等各方面的慷慨支持,都為車隊挹注了強大動能,從團隊創立以來,更是團隊能夠度過種種難關,穩步成長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