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孤兒與小兒麻痺

「能讓人感動的照片,就是好照片。」黃伯驥受訪時說道。黃伯驥的鏡頭最常拍「人」,有開心歡笑的兒童、努力工作的工人、快樂從事休閒活動的人,還有正在享受天倫之樂的人。

黃伯驥回憶,在50~80年代,日本腦炎、小兒麻痺、麻疹盛行,診間裡總有一張張染病兒童和家長們的憂愁面容,常常讓他忙得不可開交。所以,每當他有空時,他會暫時離開封閉的診間,走路或騎車到戶外重新感受喜悅、幸福的心情,藉此平衡工作中的煩悶和壓抑。

1965年左右,黃伯驥聽聞醫學系學弟妹介紹,開始往返義光育幼院,拍攝孤兒和患有小兒麻痺的兒童。有感街頭流浪兒童眾多,義光育幼院自1957年立案,照顧許許多多的孤兒,其中包括相當比例的小兒麻痺患者。多年往返讓黃伯驥累積「義光育幼院」和「與小兒麻痺奮鬥」兩個連作,〈感恩〉是黃伯驥其中最喜歡的作品:照片中,桌上的菜色不盡豐富,人人只有一碗(稀)飯,即使物資稀缺,孩子們禱告時認真虔誠的表情令人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呢?

「與小兒麻痺奮鬥」系列則深入四~六年級生的共同記憶。小兒麻痺症90%-95%是無症狀感染者,約5-10%才會出現發燒,並只有0.5%患者會肌肉萎縮,終身需要穿支架、鐵鞋才有辦法勉強行走。黃伯驥「與小兒麻痺奮鬥」之二,前景充斥成堆的輔具,後方水池漂浮著三個套著泳圈的孩子。原來,水療是小兒麻痺患者常見的復健方式,水的浮力可以減輕重力的束縛、舒緩關節周邊肌肉,適度運動也能讓他們維持肌力和體能。幸好,藉由疫苗發展,以及醫界、公衛、醫檢和各界人士奔走協助,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宣布臺灣地區根除小兒麻痺症,小兒發燒後四肢癱瘓的惡夢就此沉眠。

礦工與農夫

黃伯驥觀景窗中的常民,常常反映出樂觀、歡笑的一面;他拍攝的人像,不一定直視著鏡頭,有時也會捨棄全身影像,將照片裁切到僅存雙手雙腳,讓局部的身體展現出更大的張力。

淡水河兩岸還沒有大橋連接時,大臺北用水運連接彼此。黃伯驥特寫船夫青筋遍布的雙腳,結實的肌肉線條和皮膚的紋理,撐起一艘船的運行。

〈鐵工人〉,照片中的青年雖然面貌英俊,但當他工作時,他並不在乎他的額頭、臉頰是否沾滿了又粗又黑的鐵屑,反而流露出堅毅的神情。黃伯驥透過近拍凸顯鐵屑的質地,表現出當代工人刻苦耐勞的精神力。

又如他拍攝礦工,黃伯驥沒有選擇用悲憫的角度呈現,他選擇樸實呈現工人寬厚的背肌,讚頌礦工擁有能把工作完美完成的大力氣。

他的照片少見批判或憐憫視角,正向看待,不美化也不劣化,如實呈現眼前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