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周氏演員訓練法

2016年周逸昌猝逝之前,他未能親自影像、文字或其他方式完整記錄下費盡心血所研發的演員訓練方法。在他逝世後,江之翠文教基金會委託表演藝術家劉守曜主持重建計畫,籌組研究團隊,就魏美慧、鄭尹真等弟子對周氏致力之「梨園戲科步訓練法」與「動中定演員訓練法」兩套核心訓練方法進行內容的示範與重建,藉以保留周氏三十年來投注在演員訓練方法上的實踐與累積。

梨園戲科步訓練

江之翠劇場梨園戲的演出,主要由中國福建梨園劇團旦科教師潘愛治打下基礎;在身體指導的面向上,也以基本功的練習著墨最多。周逸昌選擇以老師的教學內容為本,從梨園戲的身體特色著手抽取出其教授科步動作中的「重心」、「支點」、「脊椎」、「眼睛焦點」等訓練核心,並帶領團員們透過反覆的練習與調整,逐步掌握身體各個部位的運動狀態,直到身體各部位的運作達到整體的協調與一體感後,再統組成完整的科步動作。

這些解構出來的身體練習分項單元,成為江之翠團員日後在向不同傳藝老師學習科步動作時,若教學內容上有差異之處,可即時做出調整、適應的基準與座標。團員透過長久下來的授業累積,更清楚科步身段上的可變與彈性,也更能掌握當中的不可變—亦即梨園戲科步的身體運作核心。

—摘錄自劉守曜〈總說:掌握梨園戲科步的身體運作核心〉,《幽遠寂滅 喧嘩人間:周逸昌的劇場藝術與社會實踐》(下卷),2021年

動中定演員訓練法

「動中定」演員訓練法名稱源自周逸昌從閱讀佛法典籍中所得之概念。訓練內容除融合各方表演藝術訓練方法,亦博採太極拳、武術、氣功、養生功法、醫學與佛學領域之長。周逸昌為的就是希望演員身、心皆得以並進,以達到理想的表演狀態。

練習的重點項目可分別歸為身體、氣體與心體三大類領域。第一類身體領域的練習以「中性身體」為訓練目標,協助演員檢視和修正身體動作的慣性,進而能適應不同表演文化流派或技巧的身體表現要求。第二類為氣體領域的練習,目的在於「養氣貫通」,透過站樁、打坐等方式練氣功,在不同的姿勢和動作配合下,有意識且規律地調整呼吸。第三類領域為心體,訓練目的在於「意識轉化」,讓演員在進行各種表演動作的操練時,同時訓練意識專注於一個單純的目標,將心思或想像繫於單一的特定意念。

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周逸昌常要求學員保持向內的注意力,並將這種注意力賦予視覺化的想像,稱為「反觀」或「內視」;他也經常透過確切的描述定位,提醒學員覺察自己莫名緊繃的身體部位,消除不必要的費力,進而有效地運用內在的能量。

—摘錄自安原良〈總說:「動中定演員訓練法」的探索軌跡與理念〉,《幽遠寂滅 喧嘩人間:周逸昌的劇場藝術與社會實踐》(下卷),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