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返鄉無懼戒嚴 促生台灣民主

前往巴黎學習電影的周逸昌,深信藝術可以幫助故鄉台灣的民主化運動,使之更富意象、更具力量。當他在1983年返台時,台灣新電影正萌芽,國片市場正在蛻變。白天時,他投入電影攝製,致力將鄉土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期許以影像述說屬於台灣土地與人民的生命經驗;待到夜晚降臨,則積極接觸各種社運/政治組織,四處開會,在民主化運動的關鍵時刻並不缺席。

在周逸昌眾多從事民主運動的友人中,鄭南榕(1947-1989)是最特殊的一位。周、鄭兩人結識於台大哲學系的課堂,兩人意氣相投、政治立場接近,幾乎無話不談,因而成為莫逆之交。後來鄭南榕以生命捍衛「言論自由」自焚辭世,但是他「以活在全世界的心情,活在台灣」的精神理念,亦由周逸昌在表演藝術領域中貫徹下來。

解嚴前後,亦是台灣電影拍攝放映媒材技術多元發展的時代,學電影也拍電影的周逸昌,如同當時其他影像工作者,善於透過不同規格的攝錄影器材,記錄當下他的所知及所見。從他留存下的大量影帶和幻燈片影像內容,後人便可一窺他所關心的觸角,除了親身參與的社運現場,他也早已深入當時台灣多處角落,考察台灣傳統表演藝術的變與不變。

家庭電影拍攝放映媒材演進年表

藝術街頭發聲 劇場介入社會

現身於「野百合學運」中的大型傀儡,1990年,謝三泰攝影

現身於「野百合學運」中的大型傀儡,1990年,謝三泰攝影

手持攝影機的周逸昌,不只聲援社運、記錄社運,也將他腦中的表演概念實踐於台灣各大社運場合。他在史上第一場的蘭嶼反核遊行(1988)中,率先以活潑的劇場創意,融合達悟族的惡靈信仰,結合大型傀儡的使用,成功塑造「驅逐蘭嶼惡靈」的鮮明意象,將遊行訴求傳達給社會大眾。舉凡環保議題、居住正義、破除政治神話、乃至於全台校園學子發起大規模「野百合學運」,也都有他以組織者、紀錄者等角色,隱身於抗爭遊行隊伍中的身影。

周逸昌籌組跨劇團的「葉菊蘭劇場工作隊」於競選場合演出助選,1989年

周逸昌製作的第一齣戲劇是紀念「五二O農民運動」一週年的《武.貳.凌》(1989)。這齣劇融合了車鼓、布袋戲、京劇身段、電子花車歌舞及多媒體效果,重現當時社會情境,激起現場觀眾的熱烈回響。雖然周逸昌回顧這齣劇作存在不少問題,但也是他自認參與過的劇場中現場觀眾能量最高的演出之一。

「周逸昌期待,在長期的努力探詢下可以覓得一條路線—既可發展藝術又可與社會保持密切關係,也許這會是一種新的組合,就像在光譜上移動的波長,某個階段會偏向社運,某個階段則偏向藝術。」

莊珮瑤,《台灣評論》,1993年
江之翠劇場於台北敦南誠品前舉辦的「反核廢.救蘭嶼」馬拉松義演會上演出,1995年

解構西方觀點 零場本土尋路

1980年代是台灣劇場擺脫話劇傳統,實驗精神主導創作的關鍵年代。劇人們透過旺盛的創作活動與論述,試圖建立屬於此時此地的劇場敘事,並向世界發聲。在此浪潮中,周逸昌深受「當代臺北劇場實驗室」重視演員身體訓練的啟發。當他創立「零場121.25實驗劇團」(1987-1992),更進一步主張戲劇不能在美學上一味遵循西方潮流,必須重新探索本土,找出屬於自己的演員訓練方法以及戲劇的表演形式,而作品內涵也要具有不畏挑戰權力結構的基進性格。

零場劇團的演員身體訓練,1990年

「零場」的演員訓練課程,除了沿用先前已有接觸的西方前衛劇場訓練方法,周逸昌也引入自己頗有心得的武術,以及台灣本土的陣頭、道教儀式、歌仔戲、北管、布袋戲等表演文化;同時,也舉辦不定期的讀書會,從二十世紀重要的劇場導演理論著述、文化人類學經典、台灣南部田野的陣頭小戲腳本,到台灣史學、文學的新觀點、新研究等,皆是周逸昌與零場團員重新定位自我認同的養分。

藝術工作者應有隨時隨地都能展現的能力與心態,即是與他人(不分階級)分享自己喜歡的事物,這不是諂媚而是一種贈禮與分享,如此他人亦會心有所感而互相產生共鳴。

- 周逸昌
周逸昌考察西港香科始於1985年,兩年後成立零場劇團,西港成為重要的田野駐點,其中又以「牛犁歌陣」、「鼓花陣」的學習最具成果。圖為零場團員於台南西港學習鼓花陣照,1991年

創江之翠劇場 大膽探索創新

《南管遊賞》演出照,1995年,劉振祥攝影

《南管遊賞》演出照,1995年,劉振祥攝影

1993年元月周逸昌創立「江之翠劇場」,踏上致力於南管樂與梨園戲的傳承與創新之道。

成團一年後,江之翠在1994年淡水文藝季中推出由鼓花陣、南管樂舞及短劇《三人枕頭》組成的演出節目,已顯露對「新南管劇場」概念的摸索。

短劇《三人枕頭》排練照,左一為已故劇場演員王惠強,1994年

時隔一年推出的《南管遊賞》(1995),在周逸昌及吳欣霏的創作帶領下,更加確立了江之翠在台灣南管樂外柔內剛的基調上結合梨園戲身段表演的美學意圖。這回演出也嘗試融合南管、面具與氣動功,建立起儀式性演出氛圍,展現出立基古典之上的前衛美學風格。配合台灣南管音樂的演奏,將梨園戲表演動作的速度放慢,是江之翠此後持續探索發展的方向,並於1998年作品《一紙相思》(羅曼菲編舞)中,臻至成熟。

《一紙相思》演出照,1998年

厚植深化南管 嶄新梨園風華

周逸昌帶領江之翠團員在學習南管樂舞的過程中,有感於南管界人才凋零及傳承的迫切性,便在學者林谷芳的邀約下,一同開展了為期近七年的「南管(梨園戲)傳習計畫」(1997-2003)。他重視演員涵養,邀請德簡書院王鎮華山長為團員講授中國文化、藝術相關課程,同時聘請福建的南管及梨園戲名師如張在我、張貽泉、王顯祖、陳濟民、施織、潘愛治、陳美娜、洪美玉、吳明森、蔡婭治等人來台授業;還多方奔走爭取海內外的演出交流機會,藉此讓團員的身體技藝更為精進。

傳習計畫期間,江之翠陸續學成經典南管樂曲及傳統梨園戲齣如《陳三五娘》、《朱弁》、《董永》、《郭華》等。計畫結束後,則以梨園戲全本戲《高文舉》(2005)、《朱文走鬼》(2006)巡演全台,獲得傳統戲曲界的肯定。

遲早會來的
時候到了
會走近的自然會走近
勉強不得
去擴散滋養他人
生活的意義寄託在我身上

- 周逸昌

跨領域跨文化 探求表演真諦

與日本舞踏藝術家友惠靜嶺合作之《朱文走鬼》現代版演出,2006年

與日本舞踏藝術家友惠靜嶺合作之《朱文走鬼》現代版演出,2006年

為期近七年的傳習計畫期間,江之翠唯一推出的創新製作《後花園絮語》(2002),演出以「南管樂舞」結合西方「環境劇場」思維,融入板橋林家花園舞榭樓台的園林景致,受到當時專家學者們一致好評,更使江之翠在次年以此劇目獲邀至法國的巴黎及尼斯兩地演出。

當團員透過傳習計畫對南管音樂及梨園戲學有所成後,周逸昌又帶領劇團向跨界、跨文化合作的領域邁開步伐。其中成果耀眼、最為人周知的便是在2006年與日本舞踏藝術家友惠靜嶺合作的《朱文走鬼》現代版。這部融合南管、舞踏、能樂及現代劇場概念的作品,奪得第五屆(2007)台新藝術獎百萬大獎,將江之翠的藝術聲譽推向高峰。

劇團接著在2007-2009年間與大師級人物尤金諾.芭芭(Eugenio Barba,歐丁劇場創辦人)合作,也與享有國際聲譽的印尼傑出舞者穆吉優諾(Mugiyono Kasido)、蘇娣亞(Siti Sutiyah Sasmintadipura)及碧水(Bambang Besur Suryono)等人啟動交流合作計畫,透過在不同文化領域中的演出觀摩與交流對話中習得技藝,為台灣表演藝術的主體發展性另闢新視野。

江之翠劇場受邀於法國演出《後花園絮語》,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