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竹塹
新竹平原七波移民經緯

- 潘國正 (IC之音副總經理)
- 104年7月18日(星期六)14:00-16:00
- 清華大學圖書館1F清沙龍
多數的新竹在地人,
可能不知道先人是何時移民到新竹平原的;
還有許多自外地來新竹求學、工作、落腳立戶的人,
更不知道自己是新竹平原的第幾波移民;
站在新竹火車站前,有多少人知道她的百年歷史呢?
認識新竹,就從參加這場演講開始!
紀錄與迴響
為了讓參與者互動與分享,圖書館將在每次活動結束前,邀請參與者利用行動載具讀取現場張貼的迴響網址QR Code,上傳當次活動心得感想關鍵字,所有關鍵字匯集後將以Tag Cloud呈現,這將是屬於參與者共創的學習成果;參加者於演講會後將獲得活水講堂學習紀錄一張,也可登錄公務人員學習時數。
與會者共創標籤雲
客家特質 采田福地 外籍配偶 晴耕雨讀 社 王世傑 地名紀載歷史 北郭園 因工業化的城鄉移民 nthu 紡織廠 東大路 忠貞新村 族群融合 回家 竹塹 厝 科技移民 光復路 湖口戴家 大陸省籍軍民 火車站 先來後到 新埔雙堂屋 舊地名是打開一地之地理文化的活鑰匙 城市老街 有共同的故事就應該被保留 移民文化特質 經費 香山 城市美學 新竹歷史 東門城 客家聚落等高線 新住民 遷移中的信仰傳播 新竹人 赤土崎 獲益良多 請尊重大家的意願 大家庭 延平路 壢 文化/種族融合 沒有對錯,只有不同 在地化 阿美族 第四波移民 新竹火車站 活水 台東阿美族 潛園林家 期盼 潛園 活水講堂 徐立鵬 看的清它的過去才有能力開創它的未來 工業區 貝殼廣場 北鼓樓 窩 老的有價值 忠貞 竹塹城 科學園區 新竹移民 竹北新庄子 重新找回 互相尊重 城市美感 族群遷移 尊重 新竹文化 美麗因人而存在
活動紀錄
延伸閱讀館藏
書名 | 作者/出版社 | 出版年 | 資料類型 | 索書號 |
---|---|---|---|---|
春風新竹 | 鄭清文/教育部兒童讀物出版資金管理委員會 | 2001 | 圖書 | 083.7 8667 v.7351 |
新竹市醫療業耆老口述歷史 | 潘國正/竹市文化局 | 2008 | 圖書 | 410.9927 8354 |
城市的現實與想像 : 新竹市東門城廣場規劃與設計的推動過程 | 劉育東/胡氏圖書 | 1998 | 圖書 | 445.127 8737 |
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 | 林玉茹/聯經 | 2000 | 圖書 | 490.927 8735 |
臺灣的客家人 | 劉還月/常民文化 | 2000 | 圖書 | 536.21 8786-3 |
新竹市客家地圖 = Hakkas map | 羅烈師/新竹市文化局 | 2005 | 圖書 | 536.211 8537 |
采田福地 : 臺博館藏平埔傳奇 | /竹巿文化 | 1997 | 圖書 | 545.4 8354 |
新竹眷村文物專輯 | 吳佰祿/臺灣博物館 | 2009 | 圖書 | 536.299 8866 |
新竹市眷村田野調查報告書 | 林樹/竹巿文化 | 1997 | 圖書 | 545.4 873 |
走過從前:眷村的影像歲月 | 竹巿文化 | 1997 | 圖書 | 545.4 8755 |
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一八三四△! 八九五 | 吳學明/師大史研所 | 1986 | 圖書 | 673.29 111.2 |
新竹巿古蹟公園潛園調查研究 | 李乾朗/新竹巿文化中心 | 1996 | 圖書 | 677.6 8443 |
族群共榮.竹縣風華 | 吳聲淼/新竹縣政府 | 2001 | 圖書 | 677.9/111.4 8848 |
竹塹城,日治時期至八十年代憶往 = Japanese rule to the memory to the eighties | 謝水森/國興發行 | 2010 | 圖書 | 677.9/43.4 8287-2 |
竹塹百年發展口述歷史:耆老座談紀錄輯 | /竹市文化 | 1996 | 圖書 | 677.9/44.2 8446 |
水土地與我們的故事:新竹縣縣史館常設展專輯=Our story and this land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 2013 | 圖書 | 677.9/44.4 8745 |
1996手指簿子 | 潘國正/竹巿文化史心 | 1995 | 圖書 | 677.94 8354 |
新竹老店.城市容顏:新竹市老店田野調查報告 | 潘國正/新竹市政府出版 | 1997 | 圖書 | 677.943 8354 |
台灣矽谷文化科學城 | 潘國正/新竹市文化局 | 1997 | 圖書 | 677.943 8354-2 |
鄭吉利號古契約文書研究 | 張德南/新竹市文化局 | 2007 | 圖書 | 677.943 8354-3 |
新竹市進出口產業史錄 = The historical record of the import/export industry in Xinzhu | /竹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 2005 | 677.943 8646 | 545.4 873 |
新竹區域社會研究:論文.箚記.人物 | 張德南/竹市文化局 | 2010 | 圖書 | 677.943 8755 |
林炳章先生收藏竹塹地區公部門文史檔案調查期末報告 | 陳華/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 2004 | 圖書 | 677.943 876 |
戀戀竹縣百景專刊 | /竹縣文化 | 1999 | 圖書 | 677.944 8354 |
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 | 施添福/竹縣文化局 | 2001 | 圖書 | 677.944 8423 |
金廣福墾隘研究 | 吳學明/竹縣文化 | 2000 | 圖書 | 677.944 8865 v.1 |
新竹文化地圖 | 潘國正/齊風堂 | 1997 | 圖書 | 677.9442 8354 |
竹塹思想起:老照片說故事.第二輯 | 潘國正/新竹巿立文化中心 | 1995 | 圖書 | 677.945 8354 |
新竹文化圖 | 潘國正/齊風堂 | 1997 | 圖書 | 677.945 8354-2 |
竹塹思想起:老照片說故事.第三輯 | 潘國正/新竹巿立文化中心 | 2002 | 圖書 | 677.945 8354-3 |
竹塹映象:歲月的烙痕 | 溫文龍/竹巿文化 | 1996 | 圖書 | 677.945 8363 |
竹塹自然生態概述 | 許慶文/竹巿文化 | 1996 | 圖書 | 677.945 8466 |
竹塹思想起 | 魏秀娟/竹巿文化 | 1994 | 圖書 | 677.945 8586 1994 |
北門大街沿革與竹塹城的開發研究計畫 | 劉育東/新竹市文化中心 | 1996 | 圖書 | 677.945 8737 |
竹塹影像憶往 | 張德南/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 1996 | 圖書 | 677.945 8755 |
北門大街 | 張德南/新竹市文化局 | 2006 | 圖書 | 677.945 8755-2 2007 |
一生懸命 : 竹塹耆老講古 | 陳騰芳/新竹巿立文化中心 | 1995 | 圖書 | 677.945 8757-2 |
頭前溪的記憶 | 潘國正/時報文化 | 1999 | 圖書 | 682.7 8354 |
天皇陛下の赤子 : 新竹人. 日本兵. 戰爭經驗 | 潘國正/竹巿文化,竹塹文化發行 | 1997 | 圖書 | 782.67 8354 |
新竹市名人錄 = Who’s Who of Hsinchu City | /竹市文化局 | 2005 | 圖書 | 782.67 873 2009 |
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 : 以鄭. 林兩家為中心 | 黃朝進/國史館 | 1995 | 圖書 | 782.7 8349 |
堅勁耿介的社會運動家 : 黃旺成 | 張德南/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出版 | 1999 | 圖書 | 782.886 8353/3 8755 |
蔡式穀行迹錄 | /新竹市文化中心出版 | 1998 | 圖書 | 782.886 8437 8755 |
陳錦標回憶錄 | 陳錦標/竹市文化出版 | 1999 | 圖書 | 782.886 8773/6 |
林占梅及其 : 潛園琴餘草 | 黃美娥/新竹巿巿立文化中心 | 2000 | 圖書 | 851.5 8365 |
有情有義眷村情 : 眷村徵文作品集 | /竹巿文化 | 1997 | 圖書 | 855.2 8354 |
竹籬笆的長影 : 眷村爸爸媽媽口述歷史 | 潘國正/竹巿文化 | 1997 | 圖書 | 857.85 8354 |
新竹市的牌坊 | 張德南/竹市文化局 | 2004 | 圖書 | 926.27 8755 |
竹塹潛園之建築研究 | 陳榮村/胡氏圖書 | 1995 | 圖書 | 929.927 8763 |
竹塹先賢書畫展 : 鄭再傳收藏 | 張德南/竹巿文化 | 1995 | 圖書 | 941.6 8755/2 [v.1] |
竹塹先賢書畫集.2 | 張德南/竹市文化出版 | 1998 | 圖書 | 941.6 8755/2 v.2 |
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 = Forming of the Taiwan Hakka: the Viewpoint in Zhuchien Area | 羅烈師 | 2006 | 博碩士論文 | D 541.3 2006 1 |
續修新竹市志 | 陳國川/竹市文化局 | 2005 | 圖書 | FP 677.945 8474 2005 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