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記事

捐贈緣由 | 捐贈者致詞

捐贈緣由

我和內子程振悌,決定捐贈這批以中南半島文化為主的文物予國立清華大學,是要紀念我的父親陳炎文先生和母親陳李寶珍女士。

家父在我三歲時就過世了,我對他沒有任何印象,但據家母家兄講述,家父為人溫厚敦實,經常接濟有困難的親友,對僑社及駐在館涉僑事務也熱心出錢出力。他於前清末年隻身到柬埔寨金邊白手起家,創立於越、柬、港、澳皆知名的「僑珍」食物館〈廣府話指餐館〉,以廣式蓮子羹糖水和雲吞水餃麵食馳名,如不是於1975年4月赤棉軍隊入金邊前三天歇業,到如今也超過百年了。

家母於二戰前自家鄉廣東順德嫁到我的家鄉南海九江,成為家父的繼室,後至金邊襄助家父。家母自幼失學,中年改信基督後,憑自學而可識讀聖經。自此堅守信仰的單純與虔誠,由傳道人宣示的教理獲得心靈的慰藉和自助助人的力量。家母一生有39年的歲月幾乎就是二十世紀中南半島華人的生涯寫照─戰亂、逃難、飄泊,不時遭遇困厄與屈辱的境況,她都能憑自己堅定的信仰以容忍和寬恕的態度面對。家母一生自己能擁有的俗世財貨不多,但對家人與親友都不吝付出所有的關懷與愛心,家族中的兒孫輩幾乎都受過她的照顧。晚年跟部分家人定居加拿大渥太華,2011年於該地以101歲高齡辭世。

1945年二戰結束那一年,我出生於金邊。經過近百年的法國殖民統治,法國的文化意象在柬埔寨處處可見。但同時一起生活於那片土地上的高棉人、華人、越南人、占族人……,都堅守各自的文化壁壘和生活方式。只在語言、飲食、通婚、節慶和宗教活動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融合和參與。那些透過建築、服飾、器用、文物、文字圖案等文化元素賦予我自身文化意識的潛移默化,從我1961年來台灣就學、就業,四十多年來似乎都沒有絲毫消減。

1998年七,八月的某天下午,我到新莊大漢溪左岸作高灘地景觀改善規劃設計作業前的現場踏勘調查。走到橫跨疏洪道的重新大橋左端,看到橋下聚集著許多攤商,一時好奇走下去,經過一處擺賣越戰美軍非武器類軍品(軍服、鋼盔、S帶、水壺、指北針等)的地攤,有一堆錢幣引起我的注意,仔細翻檢,發現都是法屬印支時期的錢幣。第二次再去,又注意到一些應屬於中國漢朝的青銅鏡,同一時期西南少數民族的青銅兵器,和真臘吳哥時期的金屬檳榔灰缶雜在其中,從此就一頭栽進去,展開長達十一、二年的中南半島地區的文物追尋。期間除盡量蒐集可購買得到的參考書籍,也到故宮,中央等圖書館翻閱影印各相關資料。2000年6月還跑一趟越南,自北往南參觀博物館,於允許下拍攝其展示館藏,並拜會館方研究人員。也走訪了美山遺址。

我收集到的這些中南半島文物都來自大台北地區的跳蚤市場和骨董商賈─重新橋下、福和橋下,及建國玉市、光華玉市、三普光華等。據販賣人,同時也是到當地集貨的台商表示,這些都是伴隨著那些美軍物資一起合法自當地出口到台灣來的,而且每個月都有兩到三次的進貨量。

這些文物,從其表面狀況判斷,可分為出土品與傳世品兩大類:

  1. 出土品:大部分係於掃雷時被發現,一併清出,屬年代比較久遠的文物,包含東山文化,扶南文化、占婆文化、真臘文化等文物。也包含一些19世紀反天主教風潮時被毀棄源自歐洲的宗教文物。
  1. 傳世品:大部分應來自民居,少部分或來自官署,屬年代較晚近的  文物,以大越文化文物為主。也有少數民族的手鐲、金屬煙具等,以及法屬印支的錢幣、紙鈔、勳章、紀念章。胡志明率越盟軍於北越、寮國交界山區抗法時印行的手工粗製紙鈔等。

上述文物,有些尚未捐贈清華,希望清華就所獲贈之部分,在相關學術領域大放異彩,日後再作錦上添花,則更能相得益彰矣!

陳琦覺 謹識
2013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