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索羅門的植物方舟紀事

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上珍珠般的存在,由大約990個大小不一的火山島群所組成,因國土橫跨赤道及其海島型的地理,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擁有豐富的雨林生態,據估計至少有7,000多種原生物種,但因大量砍伐森林及種植油椰子、可可等經濟作物,原生森林面積逐漸減少,物種承受極大的生存壓力,更有部分物種瀕臨滅絕之危機。2012年,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偕同其他機構,共同組成臺灣專家合作團隊,深入索羅門叢林進行植物資源調查及保種工作。本單元記錄他們如何在遙遠的荒野國度,度過重重的關卡挑戰,積極搶救更多的植物物種,送至特別打造的「植物方舟」保種中心,透過育種延續這些珍貴植物的命脈,期待未來歸根的時刻。

關於索羅門計畫
正式名稱為「索羅門群島資源植物調查與植物編纂計畫」,由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科技部以及索羅門群島林業部等單位共同參與執行,目標在於編寫索羅門群島植物誌,以了解當地植物資源。由於伐木業為索國重要出口產品,進而導致該國森林中的物種迅速消失,透過臺灣專家群的共同努力,希望透過異地保種方式留存珍稀物種,至2017年計畫完成,已運回共計3,421株活體植物至臺灣。在異地保存外,計畫更透過培訓當地植物園員工,期盼保種觀念能夠在當地生根發展。

前進熱帶島

在陌生的熱帶國度進行植物調查及保育工作並非易事。計畫初始,團隊對當地情況一無所知;李家維教授率先前往索國,了解到當地基礎條件的不足,首要工作是打造一個專屬溫室作為前哨工作站。在語言不通的環境下,保種中心的陳俊銘經理肩負起重要任務,用比手畫腳、肢體語言的方式和當地土木人員溝通,更在沒有堆高機,完全依賴人力的情形下,透過「索羅門style」完成極具重要性的植物活體保存溫室。

在索羅門打造溫室,完全以人力打地基。

這也是臺灣在世界性植物保育上重要的一步。在過去,植物考察通常由西方國家組織,臺灣團隊僅是其中一部分。而索羅門計畫則在國合會技術團及科博館的幫助下,第一次完全由臺灣人組織的專家團隊前往異國進行植物資源考察。

沒有升高機的條件下,當地技工用簡易鋁梯取代。
沒有升高機的條件下,當地技工用簡易鋁梯取代。

地主的許諾

索羅門的在地溫室打造完成後,這艘植物方舟才得以繼續向前航行。但深入探索之前,取得當地地主的允許,成為團隊需突破的第二道關卡。和臺灣的私有制度不同,索羅門的土地絕大部分都為「部落」共有,要踏上他們的領域,需要取得部落領導人(big man)的同意。在真正見到領導人之前,沒有人能確定這趟旅程是否能夠繼續,隨時都可能打道回府。

李家維教授與當地部落領導人溝通。
李家維教授與當地部落領導人交流。
伐木業是索羅門重要的經濟產業,也造成森林及物種迅速消失。(照片提供:許天銓)
伐木業是索羅門重要的經濟產業,也造成森林及物種迅速消失。(照片提供:許天銓)

而植物採集的路線選擇,往往跟著伐木商已開發的道路,因為樹正在砍的地方,代表樹正在消失,物種也在消失,所以希望能以更快的速度搶救。在這過程中,偶爾因事涉敏感,需與當地伐木商交涉,所幸也有願意協助團隊進入的伐木商;在諸多的旅途中,李家維教授與團隊也曾看到有部落的領導人和居民不願為了短暫的金錢利益將家園和筏木公司交換,堅持守住自己的村莊與土地。

深入荒野的植物尋蹤

巨大的雨林充斥著豐富的生命,也蘊含許多未知。

經過一番前置努力後,團隊才取得深入叢林的門票,而這也是另一個挑戰的開始。跋山涉水是旅程必經之路,考驗著每個人身體的承受力。雨林裡的豐沛生命,有時卻對健康構成威脅;炎熱潮濕的環境下,充斥著登革熱、瘧疾等危險因子,團隊成員通常盡力做好防護措施,一旦感染,並未有特效藥,通常僅能依靠自體痊癒,慶幸的是當地並未有立時致命的惡性瘧蚊,但因環境引發的身體不適,仍須一一克服。

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之外,採集工作從不間斷;夜間在簡易工寮或紮營暫歇,團隊還需馬不停蹄地進行壓標本、解剖、拍照存證等工作。密集的作業告一段落後,才能進入休息時間,而清晨時間一到,叢林裏的蟲鳴鳥叫就是最天然的鬧鐘。

誰能搭上植物方舟?

哪些植物能夠搭上永續的希望方舟?靠的是緣分及精準眼光。每一次探索,團隊通常無法預設要尋找哪些物種,而是透過細心的觀察以及廣泛的植物知識,去發現和判斷。每一位採集工作者,都需練就高超的「動態視力」,即使在車子行進間,也能發現各種植物。在現場,他們必須在短時間內判斷,高掛在樹上的是否為瀕危植物?藏身在陰影處的矮小植株是不是特別的新物種?

每一個人的專業,都是讓植物得以搭上方舟的元素。而這些非預期的設定,往往也能親身感受大自然給予的驚喜。

於索羅門發現「英聖龍爪蘭」,垂落的葉片、花朵與果莢。
團隊發現植株可達3公尺的藍石松,深具研究與園藝價值。

在索羅門計畫的旅途中,團隊曾憑著英國皇家植物園出版書中的一幅素描圖,在索羅門群島發現超過44年沒有被記錄的「英聖龍爪蘭」(學名 Arachnis beccarii var. imthurnii),以及深具研究價值的珍貴物種「藍石松」(學名:Huperzia goebelii (Nessel) Holub)。每一次的新發現,都大力鼓舞著因艱鉅旅程而疲憊的植物獵人們。

李家維教授與團隊在陸路與水路中,用心發現各種能搭上植物方舟的物種,叢林野外無處不是他們工作的地點。

發現特有植物物種,團隊停留觀察確認。

發現特有植物物種,團隊停留觀察確認。

植物的遷徙之路

在索羅門完成植物採集後,保種工作還有一段路要走,最終的目的地,無非是讓這些植物能夠健康的送回臺灣,進行異地保存。然而,讓植物離開自己的家,並不容易。植物一旦離土,少了必須的養分、陽光、水,若沒有妥善照顧,數小時到數天就可能奄奄一息。

所以在採集的過程中,團隊即需依循著植物採集倫理,盡量避免直接採集母株。若遇能夠無性繁殖的植物物種,即改採種子、葉片、枝條等部位,甚至跨越不同山頭,分散採集的群體與範圍;每完成一次採集,需依照每一棵植物的屬性進行分類,部分製成標本,提供研究,部分進行活體保存的工作。當初打造的索羅門溫室,此刻成為當地植物的中途之家,團隊將摘採回來的植物好好的清洗、入袋、包裝,整個採集工作需要一氣呵成,才能確保先前的努力能夠有更佳成果。

這些來自異鄉的植物,在遠渡重洋的過程中,為了確保不會對臺灣本土物種造成侵害,必須先通過嚴格的檢疫。首先須在索國溫室完成清洗工作,避免將外來的土壤、病蟲害引入臺灣,於當地取得檢疫證書後,運往臺灣;抵達國內海關後,更需再次經過詳細的檢疫確認。

下了飛機的植物需先進駐保種中心特別設計的「加護病房」,觀察它們的生命,以及是否有病害,因部分病害的潛伏期較長,植物通常需經過一年的觀察,才能解除管制。這一連串小心翼翼的保護工作,直到植物確實可以存活成長,且沒有明顯危害後,任務才算告一段落,保種團隊心中的大石,才能夠輕輕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