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演介紹
黑澤明(日語:黒沢明,1910年3月23日-1998年9月6日),日本著名導演。一生共執導了30部電影,其中多部具世界知名與影響力,如《羅生門》、《七武士》、《大鏢客》、《天國與地獄》、《德蘇烏扎拉》、《影武者》、《亂》等代表作。是帶領日本電影走向國際化的重要導演,也是日本近代電影史的重要人物,被譽為「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黑澤明1936年加入日本東寶公司當副導演,同時也擔任編劇。1943年初次執導電影《姿三四郎》。1950年的《羅生門》奪下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等幾項國際大獎令他聲名大噪,令國際開始關注日本電影。1952年的《生之慾》獲得柏林影展特別獎,1954年的《七武士》獲得威尼斯影展銀獅獎。1970年因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小墟》改編的電影《電車狂》票房欠佳,1971年12月自殺未遂。1975年的《德蘇·烏札拉》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980年的《影武者》獲得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和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等多個國際大獎。1985年的《亂》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和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等多個獎,同年被授予日本文化勳章及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終身成就獎。1978年執筆寫下自傳《蝦蟆的油》,1990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1998年獲得日本每日電影獎終身成就獎,88歲時逝於東京,榮獲國民榮譽獎。1998年獲得藍絲帶獎終生成就獎,1999年以《一代鮮師》獲得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獎。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作品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
姿三四郎 | 姿三四郎 |
最美(美的尋求) | 一番美しく |
姿三四郎 續集 | 續姿三四郎 |
踩虎尾的男人 | 虎の尾を踏む男達 |
創造未來的人 | 明日を作る人々 |
我於青春無悔 | わが青春に悔なし |
美麗的星期天 | 素晴らしき日曜日 |
泥醉天使 | 醉いどれ天使 |
靜靜的決鬥 | 静かなる決闘 |
野良犬 | 野良犬 |
醜聞 | 醜聞 |
羅生門 | 羅生門 |
白痴 | 白痴 |
生之慾 | 生きる |
七武士 | 七人の侍 |
生者的紀錄 | 生きものの記録 |
蜘蛛巢城 | 蜘蛛巣城 |
深淵(沉淪) | どん底 |
戰國英豪 | 隠し砦の三悪人 |
惡人睡得香 | 悪い奴ほどよく眠る |
大鏢客/用心棒 | 用心棒 |
椿三十郎 | 椿三十郎 |
天國與地獄 | 天国と地獄 |
紅鬍子 | 赤ひげ |
電車狂 | どですかでん |
德蘇烏扎拉 | デルス・ウザーラ |
影武者 | 影武者 |
亂 | 乱 |
黑澤明之夢 | 夢 |
八月狂想曲 | 八月の狂詩曲 |
一代鮮師 | まあだだ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