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演介紹
安哲羅普洛斯(Theodoros Angelopoulos),1935年生於希臘雅典。他的電影事業始於希臘軍政府時期,1968年拍攝第一部電影短片《放送》。接著在1970年拍攝第一部長片《重建》,於翌年柏林影展獲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導演地位從而受到肯定。1970年代拍攝「希臘近代史三部曲」:《36年的歲月》(1972)、《流浪藝人》(1975)、《獵人》(1977),透過三個獨立的故事,回眸1940年代至1970年代希臘經歷法西斯入侵、內戰、右翼軍政府的歲月。1980年以《亞歷山大大帝》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安哲羅普洛斯1980年代拍攝「沉默三部曲」:《塞瑟島之旅》、《養蜂人》與《霧中風景》。其中《塞瑟島之旅》獲得1984年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1990年代拍攝「巴爾幹三部曲」:《鸛鳥踟躕》、《尤利西斯生命之旅》與《永遠的一天》。其中《尤利西斯生命之旅》獲得1995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永遠的一天》獲得1998年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
安哲羅普洛斯在2012年1月24日於比雷埃夫斯遭遇車禍身亡,享年76歲。
在76年的生命和40多年的電影生涯中,安哲羅普洛斯共創作了13部劇情長片和2部紀錄片。行雲流水般的長鏡頭、迷人的場面調度、希臘北部陰霾的冬日、濃得化不開的霧中風景、永遠處在旅途中的主人公、靜如止水的時間和詩畫疊加的空間、沉重的希臘歷史與深邃的自我放逐,甚至一段空白的膠片、一隻從海上升起的巨大雕塑的手、轟隆向前的火車,這些都可以成為解讀安氏電影的關鍵詞。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作品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
放送 | L’Emssion/I Ekpombi |
重建 | Lareconstitution/Anaparastasi |
36年的岁月 | Jours De 36/Meres Tou '36 |
流浪藝人 | Le Voyage Des Comdiens/O Thiassos |
獵人 | Les Chasseurs/Oi Kynigoi |
亞歷山大大帝 | Alexandre Le Grand/O Megalexandros |
一村,一村民 | Chorio Ena, Katikos Enas |
雅典,重返衛城 | Athenes,Retour Sur L'Acropole |
塞瑟島之旅 | Le Voyage A Cythere/Taxidi Sta Kithiri |
養蜂人 | L'Apiculteur/ O Melissokomos |
霧中風景 | Paysage Dans Le Brouillard/Topio Stin Omichli |
鸛鳥踟躕 | Le Pas Suspendu De La Cigogne/To Meteoro Vima Tou Pelargou |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 Le Regard D'Ulysse/To Vlemma Tou Odyssea |
永遠的一天 | Eternity And A Day/Mia Edniotita Ke Mia Mera |
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 | Trilogia: To Livadi Pou Dakryzei |
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 | Chacun Son Cinéma/ To Each His Own Cinema |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 Ulysses' Ga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