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流程圖實體資料整理分類委外數位影像製作|內容分析著錄建檔|資料庫與網站建置

一、制定Metadata規格:

依照計劃需求與文物特色,參考都柏林核心集,制定後設資料〈需求欄位建置表〉與〈需求欄位屬性表〉。並申請「數位典藏與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後設資料工作組」的「聯合目錄匯入協助」服務,再依後設資料工作組的〈後設資料對照報告〉所建議之處修改Metadata欄位。

圖一、需求欄位建置表
圖二、需求屬性建置表
圖三、聯合目錄對照表

二、內容分析規範訂定:

訂定整體建檔規範、個別欄位建檔規範、其他內容分析規範等。

例一:【作者小傳與內容分析之寫作規範】

例二:【人名權威檔】

三、內容分析資料搜尋、整理:

(一)組成成員:由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人帶領,並邀谷川雅夫、王耀庭及黃緯中等書法前輩為顧問
,另有專任助理與五位兼任碩博士生助理。

(二)工作方式:每月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審核當月進度,並針對內容分析進行資料分享、問題提出與討論、進行次月工作分配等。

(三)工作內容:

  • 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人指導文史內容分析、協助相關文獻考證研究,以及書畫藝術價值分析。
  • 顧問協助藏品內容釋文及分析研究。然而書畫作品或因年代久遠導致書跡印跡模糊而不易辨認,以及日文假名草書有其特殊難辨之處,因此仍有部分作品內文無法完整呈現。
  • 助理們依計畫書所訂出的研究方向進行文獻資料搜集與整理。文獻資料收集與考證皆以圖書館書面資料之查找為主,網路資訊為輔;除蒐集作者之個人資料外,亦兼及日治時代文化背景和台灣美術史之資料,避免寫作角度偏於狹隘。
  • 制定藏品件名標題、撰寫範圍與摘要、選取關鍵字、審核Metadata資料庫中每筆資料的著錄內容
  • 建置人名權威檔資料

圖六、內容分析工作會議圖

四、建立後設資料與權威檔:

此為本階段的最後步驟,依照先前製訂的相關規範,搜集作者小傳資料及藏品相關資料,撰寫內容摘要、關鍵詞,並分析文物色彩、技法、尺寸、裝裱等,分析元素係依據內容分析小組之作者小傳及藏品分析擇要而來,共輸入106,086字元。

圖七、後設資料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