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流程圖實體資料整理分類|委外數位影像製作|內容分析著錄建檔資料庫與網站建置

一、數位化合約訂定

本計畫因考量文物保護與影像製作難度,聘請數位化廠商駐館進行數位化影像掃瞄。於計畫初期依校內行政作業提出數位化勞務採購需求,經過招標、評審會議、議價、結標等公開程序,與承包廠商簽訂數位化合約。

二、調整掃描器

本計畫委託廠商使用I2S DigiBook A0系列掃瞄器,製作全彩、600dpi的TIF檔。掃描前需先針對光學解析度、亮度、色彩做校正與調整。

圖二、首先對A0的掃描器,以等間距的黑線,準備進行解析度的校準。
圖三、使用軟體,開始進行光學解析度的設定。。
圖四、對整個掃描面進行即時的亮度校正,以確保整個掃描面再掃描時有一致性的照度。
圖五、color checker SD,用來進行白平衡校正,和製作色彩校正的ICC檔之用。
圖六、掃測試瞄,檢測不同的白色是否都可以呈現。
圖七、使用Q13灰卡來確定掃描器的亮度,是否都可以呈現每一個灰度。
圖八、利用軟體以及color checker SD進行白平衡校正。以確保RGB的色光的一致性。

三、分段掃描

因本計畫文物皆為長型捲軸,因此採取分段式掃瞄,再由後製接圖完成影像製作。

圖九、分段掃描

四、館方人員進行現場一校

本館工作人員於現場進行圖檔一校,檢視圖檔是否歪斜、顏色是否正確、是否有屑碎灰塵、存檔檔名是否正確等,若有問題則立刻重新掃描,如此可減少文物取件次數,達到保護文物的效果。

圖十、現場一校
圖十一、電腦顯示掃描影像

五、製作掃描清單並每日紀錄

館方人員檢查無誤,於掃描清單上紀錄並簽名。

圖十二、每日掃描紀錄清單

六、數位圖檔後製接圖作業

文物全數掃瞄完後即由廠商進行接圖作業,並由館方人員進行接圖後的二校~四校工作,檢查圖檔檔名及顏色是否正確、所接圖檔是否歪斜、不連貫等。

圖十三、已完成接圖之數位圖檔

七、數位影像批次轉檔與五~六校

本館工作人員依圖檔大小長寬分類,整理出轉檔分類清單,由廠商進行分類批次轉檔,轉檔後由進行本館人員進行五~六校,檢查圖檔所轉類別、檔名、圖檔大小是否正確。

圖十四、轉檔規格

八、數位影像光碟檔案驗收

共驗收600dpi無壓縮TIFF檔DVD±R光碟影像檔二份、300dpi壓縮JPEG檔DVD±R光碟影像檔二份、600dpi 無壓縮 TIFF檔之硬碟備份一份、300dpi壓縮JPEG檔之硬碟備份一份

圖十五、數位影像光碟檔案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