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 胡適

胡適(1891-1962),原名洪騂,後改名胡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學者、教育家。1910年遊美學務處選派的直接留美生,先後在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攻讀農科和文史哲學,師從於實用主義大師杜威。1917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先後任中文系主任、英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之一。1938年出任南京國民政府駐美大使。1942年回國後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顧問。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移居美國,後回臺灣,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著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胡適文存》、《白話文學史》、《嘗試集》等 。

胡適致陶維正信

(北京清華大學提供)

釋文/

小芳:

我到家了,家裡的人都想念你。你現在已上課了嗎?你是很好的孩子,不怕沒有進步,但不可太用功。要多走路,多玩玩,身體好,進步更快。你有空時,望寫信給我,隨便你說什麼,我都愛看。請你代我問爹爹媽媽的好,並問妹妹弟弟的好。

適之 十八,三,二

  

內容說明/

此札是胡適於1929年寫給友人陶孟和長女陶維正的信函。信中所言「小芳」的爹爹媽媽即指陶孟和與沈性仁。陶孟和(1887—1960),原名履恭,浙江紹興人,歷任北京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教務長、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著有《中國鄉村與鄉鎮生活》、《北京生活費之分析》等。沈性仁(1895—1943),浙江嘉興人,民國有名的才女之一,譯著有房龍的《人類的故事》。信札溫情脈脈,充滿了父執對孩子的關愛、尊重與期許,同時也顯示了胡適提倡白話文寫作的勇氣和底氣。 (摘自:馮远,2016,《尺素情怀:情华学人手札展》。頁107。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胡適致胡光麃信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珍藏資料)

釋文/

光麃兄:

收到你十一月二十三日的長信,我很高興。

尊事能如此解決,我在海外知道了很高興。

老兄是絕頂聰明人,總未免鋒芒太露,未免得罪人。這是聰明人很難避免的災禍。我在十八九歲時就取李白詩「至人貴藏暉」的意思,取「藏暉」為室名,欲以自警。但四十多年來,終不能實行此意。 尹君曾在府上會見,承他贈我呂氏春秋校記,至今未曾道謝。倘相見時,乞代致意問候。

匆匆敬祝 雙安

玫雷君書附上

弟胡適上

四四、十一、廿八。

  

內容說明/

內容簡介 此札是胡適於1955年寫給胡光麃的信函。胡光麃(1897-1993)四川廣安人,庚子賠款最後一屆錄取之年齡最小的留學生,1920年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1931年返回四川從事實業建設,創辦數十種事業,1947年購得上海揚子江木材株式會社,改名為揚子木材廠,1949年在高雄設立新廠。1954年揚子公司與美海軍部簽約承造100艘登陸艇,翌年胡光麃被立委指控騙取貸款外匯遭羈押,時任經濟部長兼任中央信託局局長尹仲容亦遭波及,兩人皆被起訴,時稱「楊子案」。同年10月胡、尹兩人獲判無罪,事後胡光麃自商場退隱,專心著述,1993年病逝於加拿大。國立清華大學成功湖上湖心島的涼亭,稱為「寄梅亭」,係由胡光麃於1986年命名,以紀念清華校長周貽春(字寄梅)。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組編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