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 周詒春

周詒春(1883-1958),字寄梅。安徽休寧人。著名學者、教育家。1907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1912年10月任清華學校副校長,1913年8月任校長,1918年1月去職。周詒春任清華學校校長四年多,他著眼於民族教育獨立,最先提出把清華由留美預備學校改辦成完全大學的計畫,於1916年4月,呈文外交部。此後歷任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董事、北平協和醫學院托事委員會托事、國民政府實業部次長、貴州省財政廳長、諮議、農林部長、衛生部長等職。

周詒春致曹雲祥信

(北京清華大學提供)

釋文/

慶五先生大鑒:

接奉惠書,敬審貴校有改辦大學之舉,重承不棄,籠以籌備顧問,虛衷盛誼,感紉何言。惟是詒春近事頗繁,勢既難於兼顧,且年來對於教育一事尤少接近,情形隔閡,愧不克勝。率直覆陳,乞諒為幸。衹頌 台祉

弟周詒春謹啟 二月廿三日

  

內容說明/

此札是時任中華文化教育基金委員會總幹事的周詒春致時任清華學校校長曹雲祥的信函。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晚清政府借美國所退還的「庚子賠款」於1909年設立的「遊美肄業館」,從1909年到1925年間,先後經歷了遊美肄業館時期、清華學堂時期、清華學校時期與新舊制並行的過渡時期四個階段。1924年2月代理校長曹雲祥發函聘用周詒春、胡適之、範靜生、張伯苓、張景文、丁在君為「清華大學籌備顧問」,但據此信可知,周詒春先生並未就任。1925年清華學校正式設立大學部和研究院,1928年正式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 (摘自:馮远,2016,《尺素情怀:情华学人手札展》。頁45。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