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國憂民一俠者:唐文標先生捐贈文物展暨座談會,時間:2010年1月8日至3月31日,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分館複合閱覽室

唐文標與《文學季刊》

唐文標與其現代詩創作 | 唐文標與現代詩論戰 | 唐文標與一九七○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
唐文標與《文學季刊》 | 唐文標與人間副刊 | 唐文標與《1984台灣小說選》 | 唐文標與張愛玲

  • 展覽日期:103年11月26日-12月10日
  • 地點:國立清華大學 總圖書館 知識集
  • 撰稿人:陳采琪
  • 審訂者:陳建忠教授

《文學季刊》於1966年10月創刊,雖然僅發行十期,但有其發展的源流歷史,前後總共歷經五個階段,被通稱為「文季」系列刊物。刊物在每個階段的宗旨和走向不甚相同,但共同點在於主編都是尉天驄。系列刊物以《筆匯》革新號為蒿始,就整體發展與變革而言,《筆匯》革新號仍保有濃厚的現代主義色彩,直到第二階段的《文學季刊》才開始朝寫實主義轉向,是系列刊物思想轉變的關鍵期。

《文學季刊》除了有部分現代主義的作品之外,也登載許多以關心現實為宗旨的寫實主義作品,亦發掘不少文壇新人,例如曾刊登黃春明的小說,其中包含〈看海的日子〉和〈兒子的大玩偶〉,然而此兩篇作品當時並未引起太多注意,直到鄉土文學論戰時才受到矚目。1983年唐文標亦曾撰寫〈兒子的玩偶〉與〈看「看海的日子」的日子〉評論此兩篇小說,文中延續唐文標對於「人」與「現實」的核心關懷,推崇黃春明的文字,具體表現出大時代下的人民,辛苦坎坷但堅毅不拔的命運,同時蘊含深刻的歷史思考。

唐文標的個性爽朗、交遊廣闊,1972年來台擔任客座教授的唐文標,經朋友介紹認識尉天驄,其後成為《文季》雜誌的同仁和編輯委員。私底下,唐文標也與尉天驄夫婦和黃春明一家感情融洽。可見《文學季刊》以降的系列刊物,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關鍵角色:一方面成為承載唐文標、尉天驄等人對鄉土文藝關懷的最佳空間,另一方面亦是培養黃春明等重要作家的搖籃。

延伸閱讀(館藏連結)

書名/論文名 類型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黃春明》 專書
《兒子的大玩偶》 專書
《看海的日子》 專書
《青春之歌 : 追憶1970年代臺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 專書
《七○年代台灣左翼運動》 專書
《鄉土文學三十年 左翼傳統的復歸》 專書
《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 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 專書
"Enviosioning Taiwan" 專書
《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 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