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社

日治時期在霧峰林家成立的古典詩社。1901-1902年(明治34-35年)間創立,最初發起人為林癡仙(1875-1915)、林幼春叔姪,及彰化詩人賴紹堯等三人。1906年正式組織化,加入了苗栗苑裡蔡啟運、臺中神岡呂厚菴、苑裡陳瑚、彰化鹿港陳槐庭、臺中霧峰林壺隱、臺中潭子傅錫祺等人。其後陸續加入之重要成員有:莊太岳、蔡惠如、莊龍、連橫、林獻堂、林子瑾、吳子瑜等人。日治時期臺灣詩社林立,最具規模者為臺北「瀛社」、臺中「櫟社」、臺南「南社」,合稱「臺灣三大詩社」。其中以「櫟社」成立最早,組織最嚴密,入社資格限制最嚴。更特別的是,該社核心社員如林幼春、蔡惠如、林獻堂等人,熱心於臺灣抗日民族運動,是當時「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報社」、「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陣營的要角。這一點頗不同於臺北「瀛社」的親日形象,因此「櫟社」在臺灣文學史、政治運動史上都備受肯定。不過近年研究顯示:「櫟社」本屬於傳統的文學結社,並非政治團體,成員也未必皆具鮮明的抗日立場;過度突顯其抗日色彩,可能掩蓋其社團的複雜性。

「櫟社」約在1910-1930年代為全盛期。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曾在臺中召開全臺第一次詩社聯吟活動;大正元年(1912)在霧峰萊園舉行成立十周年大會(本次詩會之詩稿現藏於臺灣大學圖書館);大正八年(1919)以該社為主力而創辦《臺灣文藝叢誌》;大正十一年(1922)為慶祝成立二十周年,在霧峰萊園舉行「櫟社二十年題名碑」落成典禮(此碑目前仍完整立於霧峰明臺高中);昭和六年(1931)為紀念成立三十周年,特別鑄造詩鐘三架(其中一架目前收藏於霧峰明臺高中)。1930年代中晚期,由於第一代社員逐漸凋零,該社走向沒落。1940年代為謀復興,由林獻堂、傅錫祺主導,吸收第一代成員之門生子弟為第二代成員,主要包括:莊垂勝(莊太岳之弟)、葉榮鐘(林獻堂之秘書)、莊幼岳(莊太岳之子)、林培英(林幼春之子)、林陳琅(林癡仙之子)等人。該社在戰後雖仍有短暫之復甦活動,並加入周定山、洪炎秋、林攀龍等人,但社長傅錫祺於1946年去世、林獻堂於1949年自我放逐於日本後,「櫟社」終趨沉寂。

論「櫟社」的文學成就,林癡仙的《無悶草堂詩存》是日治前期臺灣古典文學的重要成果。而林幼春、連雅堂則名列「日治時期臺灣三大詩人」之中,前者代表作為《南強詩集》,後者則有《劍花室詩集》。其他社員作品,包括賴紹堯《悔之詩抄》、傅錫祺《鶴亭詩集》、林獻堂《灌園詩集》、林仲衡《仲衡詩集》、陳瑚《枕山詩抄》、陳貫《豁軒詩草》、陳懷澄《沁園詩抄》、莊雲從《南村詩稿》,都各有可觀之處。另外,蔡惠如因「治警事件」入獄所作之詩詞,與林幼春因同案服刑所作之獄中詩,皆能鼓動風潮,為當時監獄文學之代表作。第二代社員如莊垂勝《徒然吟草》、葉榮鐘《少奇吟草》,反映臺灣知識分子從日治到戰後的心境轉折,兼具文學與史料價值。

參考資料:

  1. 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index
  2. 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http://xdcm.nmtl.gov.tw/twp/index.asp
  3. 台灣詩社資料索引,http://cls.hs.yzu.edu.tw/pclub/srch_list_result.aspx?PID=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