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簡介|藏品價值|計畫成員

一、文史價值

本計畫藏品包含了大量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官僚以及日本名人的書畫作品,這些作者都曾在日治時期與台灣有過直接或間接的互動,藉由他們的作品有助於了解日治時期統治階層的藝術品味、日台關係以及當時東亞局勢的某些側面。

藏品當中,尤以日人總督的作品為最有價值的藏品,不但多為珍貴的百年文物,且日治五十年裡,三分之二總督的作品都有所收集,且總數多達43件,如此大量且有 系統的收藏實為台灣所罕見。從西元1895到1906年左右的11、12年裡,是殖民政府跟台灣本土社會精英最初的接觸時期,此時的統治原則是透過文化治 理,進行懷柔政策。所以在此階段所創作的作品,以文化層面而言並不只是日人總督或台灣當地文人一時的風雅唱酬而已,更可反應文化懷柔政策。也因此這批藏品 不單只有文化藝術上的價值,對於解析殖民政府的文化治理也有參考的價值。

其中如伊藤博文檔案相關作品共7件,多與台灣局勢攸關,史料價值極高。又如兒玉總督的〈征清詩七絕〉,裡頭描述發生甲午戰爭時,台灣動蕩期開始之際,他對於甲午戰爭的觀感,更由其中反應出帝國主義的想法。

除了日人總督的作品外,另有一群致力於日本畫的近代化運動的作者,譬如小野鵝堂、富田溪仙等人,在日本畫的畫風轉換過程當中,具有開創性和引導性,並在日本畫的近代運動上有著高度的意義。

二、裝裱價值

本計畫將過去較少為學者所重視的裝裱形式納入研究範圍。由於藏品來源多經過日本收藏,頗能反映近代日本裝裱形式的風格。

多 數藏品於形制上仍舊完整地保存了日治時期的樣式,大致可分為兩種裝裱形制,一種是最高級的三色裝裱,一種是二色裝裱或文人裝裱,當中又有從這兩種形制規格 再去變化的樣式。其中特別之處,就是此批同一時期文物,在裝裱時所用的料子,完全沒有重覆,雖然有幾款基礎的紋樣,如雲紋、唐草紋、燕紋、流水紋等,但呈 現的方式、顏色、及料子都不盡相同,十分具有特色。當中亦保有目前連日本都罕見的揉紙材質與昂貴的織金技術,其中尤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作品為甚,可在一 朵花裡用五種不同的織法表現出花心與四個葉片,此幅織金的部份,不管是金箔的數量,或針織的技術,都堪稱一絕!

日本裝裱一直以來都非常有特色,也有著相當的價值,此批藏品一方面能呈現日本近代裝裱的演變,一方面也可當作更廣泛的東亞藝術之一環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