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理念:
立足本土、放眼國際

來自鄉土的底蘊

簡上仁的母親深諳台灣民俗歌謠與民間文學,也喜歡以歌謠、俗諺、故事及猜謎等與孩子們互動,從小簡上仁就累積不少鄉土歌謠與文化的養分;而住家對面的南管館閣及市街的廟口,經常提供南北管、布袋戲、歌仔戲、唸歌及歌舞陣頭等民俗曲藝活動,使他在耳濡目染中,吸收不少民俗曲藝的元素。這些都潛移默化,無形中成為他從事台灣鄉土音樂的基礎和泉源。

講究曲調與聲調的諧和一致

簡上仁深知台語是一種以音調的高低與升降起落,來辨定字義的聲調性語言。所以,創作歌曲時,他要求歌曲曲調和語言聲調的動向,必須諧和一致,如此才能在演唱歌曲時,讓聽者清楚地聽懂歌詞的意涵。

要盡可能以音樂性旋律來譜出歌詞的情境

模仿著聲調而生的語言性旋律,只能清楚交代歌詞的內容和字義。簡上仁認為,一首好的歌樂作品,除了曲調與聲調的動向須諧和一致外,更要善用音樂藝術的技巧和功能,捕捉歌詞的意涵和精神,創作具有深邃情境的曲調。

巧妙應用西方的音樂樂理和技巧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與西方音樂的輸入,台灣聽眾的音樂美學觀亦不斷地調整。簡上仁認為台灣是個海洋文化特性的海島,在紮根鄉土音樂的同時,也必須善用西方音樂理論與技巧,來譜創具有國際化、現代美感的鄉土歌曲,這才能滿足現代人的聽覺需求,並透過國際化而與世界接軌。

追求既古典又創新的「新古典主義」

有鑑於台灣創作歌曲的發展過程中,曾因受到外來音樂文化的衝擊與排擠,而遠離了傳統音樂靈魂主流,長此下去,台灣創作歌曲將逐漸喪失其原有的本質、精神與風格。因此,簡上仁主張「新古典觀念」:曲調創作,可追溯傳統,尋回最具原創精神的音樂元素,但也要有新的觀念與技法,尤其歌詞方面應走向現代,讓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呈現出現代的古典之美。

2011年09月10日簡上仁於「台灣風創作歌曲研習班」講課。
2011年09月10日簡上仁於「台灣風創作歌曲研習班」講課。